•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清華最小博士新生報到,僅18歲:看看他的神奇經歷

            2020-08-27 07:57:01     來源:北京晚報

            昨天,清華大學舉行 2020 級研究生開學典禮。

            本次開學典禮采用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線下設置了包括五道口金融學院和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在內的 32 個會場,并向全球同步雙語直播。

            開學典禮除了在主會場的近 500 名新生代表外,還有 4000 余名新生在分會場觀看現場直播。

            此外,學校也安排了網上直播,非全日制新生和受疫情影響或由于其他原因沒能來到會場的新生通過網絡直播參加今天的開學典禮!

            度過了漫長的假期,清華園終于等到了新的主人!他們究竟年齡幾何、來自何方?

            清華大學也公布「2020 年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大數據」,帶你一探究竟!

            數據顯示,新生入學年齡跨度很大,大多同學年齡集中在 20 至 29 歲之間。年齡最小的碩士生 19 歲;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有 18 歲!這位同學本科來自清華大學。

            2020 級研究生新生整體男女比例為 1.93:1,其中碩士生男女比例為 1.78:1,博士生男女比例為 2.26:1。整體來看小姐姐依舊很珍貴,尤其是博士生小姐姐。

            姓氏分布方面,「王同學」已經連續三年蟬聯研究生姓氏榜榜首!

            此外,有 128 個擁有「冷門」姓氏的同學在新生中找不到與自己同姓的同學。以下幾個生僻姓氏你會讀嗎?郄逯琚蹇訾綦 ……

            在昨天的 2020 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9400 余名研究生新生滿懷美好憧憬與向往,開啟人生新征程。邱勇校長在講話中說,古人崇尚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的精神追求。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你們要永葆心念蒼生的情懷,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確立兼濟天下的志向,給生命以溫暖,為理想而躬行!

            給生命以溫暖 為理想而躬行

            ——在 2020 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清華大學校長 邱勇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八月的清華園,” 荷芰綠參差,新秋水滿池 “。今天,我們在一個特殊的時期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一場特別的研究生開學典禮。由于疫情原因,部分同學不能來到校園參加典禮,但無論身在何處,你們同步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 9000 多名 2020 級研究生新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

            2020 年將成為人類歷史的分水嶺。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沖擊。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國人民共克時艱、眾志成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世界各國人民勇敢前行、風雨同舟,展現了人間大愛。同學們,在災疫面前,你們經受住了考驗,確立了人生努力的新方向。同時,你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社會的溫暖,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青年的責任擔當。你們中的黃一洋同學,用鏡頭記錄了武漢普通市民疫情期間的生活和基層的抗疫行動。在長達 175 小時的影像資料中,他記錄了將自己的酒店作為隔離點并親自擔起接待、維修和保潔任務的普通經營者疲憊的身影,記錄了從荊州趕到武漢承擔醫務服務工作的志愿者堅毅的目光,還記錄了武漢解除 ” 封城 ” 后又能在室外曬太陽的老人們臉上久違的笑容。這些動人的片段驅散了黃一洋心中的陰霾,讓他獲得了 ” 治愈的力量 “。你們中來自埃塞俄比亞的穆勒(Tefera, Mulugeta Belay)同學,把他在大學任教的數月工資捐獻出來用于疫情防控。他還積極為那些生活困難的人募集消毒用品,幫助鄰里老人購買食品。穆勒認為這場全球危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生命課,讓他懂得了人與人的命運息息相關,也幫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這樣一句話的含義:”I am, because WE are. WE are, because I am.” 同學們,我相信因為疫情,你們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切的體悟。無論處于何種境況、經歷怎樣的悲歡,生命都值得傾盡全力去珍惜、去關懷、去守護。中文里 ” 人 ” 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人類正是在患難與共、守望相助中走出蒙昧、走向文明。

            同學們,疫情讓很多身處困境的人更加無助,讓他們本就艱辛的生活更加難以為繼。對遭逢不幸的人抱以同情是人性中的可貴品質,對遇到困難的人施以援手體現了一個人的責任擔當。四川涼山特布洛村駐村書記牟爾古,在疫情期間走遍了村里 189 戶人家,他一邊宣講疫情防控知識,一邊摸排村民就業和生活情況,幫助 5 名貧困村民在本地就業,并千方百計為 130 余名村民聯系到外出務工的機會。牟爾古用自己的真摯情感和實際行動來報答養育他的大涼山區。對于在溫飽線下掙扎的人們來說,擺脫貧困是實現美好生活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題,是永遠的進行時。” 從 2012 年底到 2019 年底,中國連續 7 年每年減貧 1000 萬人以上。實際上,1978 年之后,已有 8 億多中國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詩經》云:”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安寧富足、以民為本、勵精圖治的小康社會體現了中華民族對生命意義、生活真諦的理解和追求。今天,延續千百年的小康夢想即將在中華大地變成現實。

            讀懂生命意義,需要涵養關愛他人、心念蒼生的情懷。《周易》有言,”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之間最可寶貴的就是生命。生命無價,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的生命歷程,在這個意義上講人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必須善待、尊重他人的生命。孟子曰,”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關愛他人、心念蒼生的情懷是人類形成社會、發展文明的基石。英國著名學者羅素心懷 ” 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一生為世界和平奔走呼號。1955 年,83 歲的羅素發布了由他起草并獲得愛因斯坦等著名科學家簽名支持的《羅素 – 愛因斯坦宣言》。羅素旗幟鮮明地反對冷戰和核戰,向全人類呼吁 ” 記住你們的人性而忘掉其余 “。危機和困厄往往會引發人們對生命意義的更多思考,并提醒人們喪鐘為我們每一個人而鳴。那些孤寂時的問候、苦難中的援手、寒夜里的燈火,讓生命得到慰藉,使人間充滿真情。

            構筑美好社會,需要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需要秉持關懷弱者的立場。《呂氏春秋》有言,”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 公平正義是社會的首要價值,意味著每個人都具有自由平等的權利。但在現實中,總有一些人處于社會中相對不利的地位、難以實現自身發展。這往往不是個人的過錯,而是多重社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促進經濟繁榮、創造豐厚財富固然是社會發展的應有目標,崇尚公平正義、建設溫暖人間更應該是文明進步的根本表現。美好的社會不應出現 ”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 的凄涼景象,而應充分關注和保障弱者的權益,筑 ” 廣廈千萬間 “,使 ” 天下寒士俱歡顏 “。美好的社會,應該讓每個人都能分享發展成果,都能享有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

            成就人生理想,需要有兼濟天下的志向,需要有躬行不輟的作為。人生理想是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美好追求,是對所要達到的生命境界的美好期望。每個人的理想都需要得到尊重和鼓勵,但是不同的理想體現了不同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 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 “。對那些立志奉獻社會、服務大眾的人來說,心之所向必以天下為先。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袁隆平,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農學專業大學生。1960 年,30 歲的袁隆平親歷了缺吃少穿的苦難,下決心解決糧食增產問題,不讓老百姓挨餓。他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數十年如一日守望在田間地頭,踐行他心中最美的 ” 禾下乘涼夢 ” 和 ” 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成就理想決不能坐而論道,也不能腳不沾泥,必須俯下身子、沉下心去,在長期的摸爬滾打中歷練成長。成就理想決不是朝夕之功,也不會一帆風順,必須日積跬步、躬行不輟。” 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同學們,古人崇尚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的精神追求。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你們要永葆心念蒼生的情懷,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確立兼濟天下的志向,給生命以溫暖,為理想而躬行!

            ” 清 ” 代表純潔、安詳的生命品格,” 華 ” 代表茂盛、希望的生命狀態。秋日的清華園充滿絢爛的生命色彩,我相信,美麗的清華園會因你們而更加精彩,你們的青春足跡也一定將為清華園所銘記!

            夏秋交接之際

            又一批新生來到校園

            點贊祝你們勇往直前

            乘風破浪!

            網友評論

            (原標題:清華開學典禮引網友關注!最小博士新生僅18歲,這個姓氏的同學最多!)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