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地鐵擠、公交慢”的現狀或改變 北京市公交專用道將增至1000公里

            2020-05-28 13:51:47     來源: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孫宏陽

                增劃公交專用道、打造27條公交客流走廊……今年開始,根據《北京市地面公交線網總體規劃(草案)》,本市將通過一系列舉措為地面公交提速,分擔軌道線路客流,改變“地鐵擠、公交慢”的現狀。記者昨天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今年本市公交專用道將增至1000公里,部分線路公交車將增設拍違攝像頭。

                公交車將增抓拍違法監控

                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本市將重點打造“八橫、六縱、三環、十放射”共27條主要公交客流走廊。其中包括長安街、西單南北大街等11條早高峰軌道交通滿載率高、需要公交分擔客流的走廊。

                “要想吸引一部分地鐵客流去坐公交,首先要保障公交速度快、準時。”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先介紹,公交專用道是公交準時高效運行的保障。截至去年,本市公交專用道里程達到952公里,下一步,將結合27條公交走廊規劃,完善公交專用道設置,織補、縫合已施劃專用道斷點,并開展專用道在路口、橋區匝道等瓶頸點連續的可行性研究。今年年底,本市公交專用道里程將達到1000公里。

                需要提醒司機的是,今后再占用公交專用道,有可能被后方公交車抓拍違法。市交通委地面公交運營管理處處長王昊透露,近期將在部分線路上增設抓拍違法的監控設施,對小客車違法走公交專用道進行抓拍,并同步上傳至交管部門執法平臺進行處罰。

                研究常規線路引入BRT車道

                為了提高運行效率,地面公交將繼續挖潛。王昊介紹,目前交通部門正在研究推進BRT快速公交走廊改造,未來不僅快速公交可以走,常規公交線路或也可以共享“快車道”資源。

                同時,針對有市民反映,周末公交專用道開啟時間是否應該調整的問題,王昊透露,正在與交管部門進行研究,未來有可能給專用道設置電子提示牌,根據實際車流、通行需求,靈活調整公交專用道的啟用時間。

                落實公交場站規劃,也是為公交提速、落實公交優先的必要條件。王昊介紹,有關部門正在積極研究,一方面推動公交場站規劃落實,另一方面,針對中心城區土地資源稀缺的現狀,尋找外圍替代的公交場站,與核心區公交場站進行替換。同時,在早晚高峰通勤需求較大的時候,在不影響社會交通的前提下,探索臨時路側停車,解決公交車輛到發的需求。

                27條走廊先“查漏補缺”

                記者了解到,按照《北京市地面公交線網總體規劃(草案)》的規劃思路,本市將通過削減長距離重復線路,增加微循環線路,加強與軌道交通、干線接駁換乘,結合道路改造、公交專用道施劃提升公交運送速度,從而實現公交線網結構的調整。

                目前,交通部門正在梳理全市27條走廊內運行的公交線路情況,理清需要保留的線路、微調的線路以及撤銷的線路。隨后將結合規劃,先期對干線網和微循環網開展優化調整,查漏補缺;待客流趨于穩定后,再對普線網、客流強度低的線路逐步優化或撤銷。

                北京公交集團線網中心副經理季欣榮介紹,2010年至2019年,北京公交集團累計優化線路1654條,其中新開線路401條(含新開夜班線路37條),調整線路857條,撤銷線路166條,調整營業時間230條。在運力資源總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線網優化減少重復線路長度3996公里,減少重復設站8327個,解決820公里公交盲區覆蓋,方便2296個小區居民出行。

            原標題:公交專用道將增至1000公里 部分公交車將增設拍違監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