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竣工。從側面看,訓練館的造型是一道道短道速滑的“冰痕”,因此被稱為“冰壇”。 本報記者 饒強攝 |
本報訊(記者 任珊)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項目“冰壇”昨天正式竣工,成為今年第一個竣工的新建場館。“冰壇”冰場為國內首個二氧化碳直接蒸發制冷冰場,減少了中間換冷的程序,大大節約了冷量的損耗,節能環保。
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造型優美,從高空看為一個冰壺的橫剖面,從側面看則是一道道短道速滑的“冰痕”,因此也被稱為“冰壇”。這個名字還寓意一座推廣普及冰雪運動、孕育相關項目最高競技水平的“冰雪圣壇”。
該項目位于首都體育館北側,總建筑面積33220平方米,地上六層,地下一層,局部二層,主體建筑高度為30米,其中一層冰場是我國第一塊標準冰壺訓練場地,將作為國家隊訓練使用。三層冰場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賽時短道速滑訓練場地,賽后供國家短道速滑隊訓練。場館還包括科研醫療康復用房、運動員宿舍、餐廳、運動員體能訓練和醫療康復等設施,為運動員提供一個全方位的訓練環境。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冰壇”交付后將成為國家體育總局在北京唯一的冬季冰上訓練比賽基地,承擔國家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訓練、科研任務。
作為“冰壇”的施工單位,中建二局三公司于2017年5月開工建設,歷時36個月,建成了這座國內一流的冰上綜合訓練館。項目負責人房世鵬介紹,作為綜合型訓練場館,“冰壇”擁有2塊31米×61米符合國際賽事標準的冰場,用于短道速滑和冰壺訓練。
“冰場采用兩套單獨的跨臨界二氧化碳制冷系統,為國內首個二氧化碳直接蒸發制冷冰場,減少了中間換冷的程序,大大節約了冷量的損耗。”房世鵬說,相比傳統的制冷方式,可以大幅度減少排放,制冰效能、制冰精度都有質的提高。兩套制冷系統可以相互備用,也可以根據需要轉換成為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球、冰壺專業賽場,實現多功能場地的快速轉換,極大地提升了場館的使用效能。
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目前,與“冰壇”相鄰的首都體育館外立面改造工程也已經完成,將于年內實現完工,2022年將承擔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的比賽。
按照規劃,國家體育總局和北京市正通過改擴建既有的首都體育館、首體綜合館、首都滑冰館、運動員公寓,與新建的冬運中心綜合訓練館“冰壇”和冬奧賽事中心一起,形成由一個競賽場館、三個訓練場館、兩個配套設施共六個主要建筑為核心的首體運動園區,未來將成為國內高水平的冰上訓練、科研基地和群眾冰雪運動活動中心。
原標題:冬奧綜合訓練館“冰壇”竣工 成為今年第一個竣工的新建場館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