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北京化工大學舉辦畢業年級返校復課演練

            2020-05-28 08:40:27     來源:北京日報

                昨天下午,北京化工大學舉辦畢業年級返校復課演練,模擬學生消毒測溫進校。本報記者 鄧偉攝  


                本報記者 劉冕

                全員核酸檢測、進出教室掃碼,進出宿舍“刷臉”……昨天下午,北京化工大學,約50位“大學生”拖著行李箱返校。這是該校正在進行返校復課演練。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說,6月6日前,在京的93所高校和高職院校都將陸續進行類似演練,市級多部門聯合督查,學校達標后,方可啟動返校復課流程。

                各校根據情況制定返校安排

                按照計劃,6月6日起,具備校園疫情防控條件的在京高校,可安排畢業年級學生自愿返校,具體復課時間由學校結合工作實際自定,通知學生。

                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辦公室主任許海軍說,學校已經詳細了解了每一位學生所處位置和健康狀況,按照計劃,6月6日,最早一批約179位學生返校。“本科和研究生畢業年級將分7批有序返校,博士生也將于7月分批返校,其他年級學生將在秋季開學前兩周返校。”

                李奕表示,高校防疫工作的復雜程度甚至高于社區,所以在畢業年級先返校的基礎上,將綜合考慮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不同學校的防疫條件以及學生實際因素,遵循錯時、次第、循序的原則,把具體的安排和研究交由學校進行認真的研判,提出具體意見并上報,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總體協調下確定時間。

                返校復課前,在京93所高校和高職院校均要進行演練,驗收合格后才能啟動返校流程。

                校園行動軌跡實時追蹤

                從入校門到進宿舍,從教室到食堂,從實驗室到圖書館……北化工校園將實施封閉式閉環管理。演練過程中,各種貼心的提示已經擺放到位。每間教室的座位都張貼了隔位就坐的標識,實驗室也將嚴格實施錯時錯峰實驗,每間實驗室同時不超過4人使用。

                在食堂,“一人一桌,同向而坐”原則排列的餐位標識清晰可見。該校老師說,目前學校食堂只提供基本套餐,并且提倡學生打包帶走。

                演練過程中,“大學生”進教室上課,到食堂打飯,去圖書館借書。每進出一處場所,都需要掏出手機掃碼。許海軍介紹,教室、食堂、圖書館等場所都已設置提示標語和二維碼。這是學校信息化辦公室依托校內基礎大數據平臺開發的師生校園行動軌跡實時追蹤系統,一旦有突發情況,可第一時間實施有效處置。

                院士成果助學生防疫

                科技助力下,北化工實現了防疫物資的“自給自足”。該校每一名返校學生都會領到學校準備的防疫健康包,里面裝有溫度計、消毒液等物資。值得一提的是,健康包里有該校院士陳建峰和教授張立群疫情期間研制的可重復使用民用口罩。另外,該校教授楊衛民團隊研制的3D打印護目鏡、學校相關實驗室自行配制的消毒液等都將免費提供給在校師生使用。

                學生返校后,北化工將對課程實施分類管理,理論課程以線上教學為主,實踐實驗類課程將采取錯峰隔位就坐的方式開展線下教學,“學生返校后,我們將繼續采用云答辯、云典禮的形式開展畢業環節相關工作,讓學生在確保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感受儀式感,需要補充實驗數據的,將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進行線下實驗教學,確保標準不降、品質不減。”該校教務處處長蘇海佳說。

                畢業生找工作,也有線上服務助力。北化工疫情期間已開展線上雙選會18場,參會企業超過4千家,數量達到了去年同期線下雙選會來校招聘企業的4倍;發布就業類微信推文703篇,達到了去年同期的三倍多;面向畢業生提供招聘線上宣講會346場,發布招聘信息916條。

            原標題:6月6日起高校畢業年級陸續返校 93所高校逐一驗收 學生分批錯時到校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