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曼迪普·梅拉(Mandeep R. Mehra)等4名各國科學家22日在國際醫學(維權)雜志《柳葉刀》上發表論文表示,對于全球多個國家9600多個因新冠病毒感染而入院治療的患者的治療分析發現,使用含有羥氯喹或氯喹(同時使用或未使用大環內酯)的治療方案,對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療無益處,相反,反而會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和院內死亡的危險。這些發現表明,這些藥物不應在臨床試驗之外使用,需要從隨機臨床試驗中緊急確認。
論文是在對全球各個地區的14888名接受了羥氯喹、氯喹、或同時使用大環內酯治療的患者,與81144名未接受這些藥物治療的其他患者對照分析后得出的結論。論文表示,無法證實單獨或與大環內酯一起使用羥氯喹或氯喹對新冠病毒感染治療具有益處;但當用于治療新冠患者時,這些藥物方案中的每一種都與院內生存期降低、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頻率增加有關。
此前,在法國醫生迪迪埃·拉烏爾特在馬賽的拉蒂莫尼醫院治愈病人后,聲稱使用了羥氯喹用于治療。隨后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羥氯喹這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是能夠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一種藥物,稱自己將把它用于抗新冠病毒治療。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