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川綿竹實施項目制培訓 提高培訓就業率
人民網成都5月19日電日前,在四川省綿竹市漢旺鎮楠木溝社區,50余名精準扶貧戶正在認真上著“特色風味菜”扶貧專班技能培訓課。只見大家跟著老師的步驟,有模有樣地將蔬菜切成薄片。來自該鎮建設村的宋加福雖身體殘疾,培訓期間他的學習熱情卻很高,沒有落下一次課,跟著老師認真地學習煎、炒、烹、炸等各項烹飪技能。“能參加這個培訓班,我非常珍惜,希望學成后可以靠這門技術找到一份工作。”宋加福感激地說,現在的職業培訓課程內容豐富、實用,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合的課程,培訓后的就業幾率肯定也比以前高。
近年來,隨著培訓市場需求的發展變化,長期以來所推行的職業技能培訓方式,逐漸顯現出培訓周期長、培訓內容陳舊、領取補貼門檻高等弊端。為實現職業培訓工作的科學合理配置,切實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綿竹市緊緊圍繞勞動者的培訓意愿和市場需求啟動實施了項目制培訓工作,通過政府“掛單”,貼近轉型發展需要列項目;百姓“點菜”,貼近群眾實際情況定方案;企業“定制”,貼近企業實際生產助發展;市場“檢驗”,貼近市場用工需求送人才,使培訓內容更貼合實際,培訓質量更高,公眾知曉更廣,轉移就業通道更通暢。
“三改變”助推職業培訓提檔升級
近段時間,家住富新鎮清獅村的魏國榮、張大瓊夫婦忙得不可開交。去年通過參加“特色川菜”培訓,夫妻倆靠著學到的手藝做起了鄉廚,每月收入達上萬元。
家住清平鎮的李英利用在“四川特色小吃”培訓班上學到的技能,創業開起了小吃店,賣起了米粉、面條、抄手、水餃、包子等小吃,暑期等旅游高峰期一天的營業額能超過2000元……去年以來,綿竹市人社局精準發力,通過“三改變”進一步推動了全市職業培訓提檔升級,極大地調動了勞動者自覺學技能、企業組織員工提技能、培訓機構樂于搞培訓等多重積極性,為全市職業培訓市場注入了新鮮活力,也讓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就業夢。
截至目前,綿竹市已開辦“年畫+竹編+創業”“歐式甜品”“四川特色小吃”“特色川菜”“嬰幼兒護理員”等多項技能培訓班39個,共培訓學員1698人,已實現就業創業636人。
變線下培訓為線上+線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綿竹市積極組織培訓機構搭建網絡直播課堂,啟動“互聯網++”的授課新模式,首創“空中課堂”網上培訓課,為老師和學員建立線上教學和輔導的雙向交流渠道,幫助企業在停工停產期間加強職工技能提升,為下一步恢復生產做好準備。目前,共開展歐式甜品、電焊工培訓等3個線上培訓班,培訓學員264人。在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向好的情況下,綿竹市又積極采取“線上+線下”同步的方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即“線上”開展理論教學,“線下”開展實際操作,進一步靈活安排學習時間和方式,降低企業及勞動者的工學矛盾。日前,已為三佳飼料有限公司在職農民工開辦電焊工職業培訓班,培訓學員40余名。
變單向培訓為多點發力。為進一步豐富職業培訓項目和內容,綿竹市加強對外宣傳,通過調研和比選,在全市范圍內甄選17家培訓質量優、培訓工種新的職業培訓學校參與全市職業培訓任務分解,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同時,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工作要求,市人社局組建24小時重點用工企業用工調度專班和政策宣講小分隊,深入全市鎮(街道)、園區和重點保障企業進行政策宣講和調研,摸準培訓需求,適時開發了特色風味菜、時尚服裝制作、美妝、美甲等27項培訓工種。
變重培訓數量為跟蹤問效。為鼓勵培訓機構做好、做實培訓,市人社局創新做法,建立獎勵機制,跟蹤問效,有效提高培訓機構積極性,同時為學員后續就業提供保障。在培訓項目制定上,將培訓合格率和就業率納入項目制培訓效果的重要參照標準。在培訓之前,由就業局協同培訓機構收集企業、市場對此項培訓工種的需求量,培訓后由培訓機構組織召開比選會,對接和推薦就業。此外,規定每個培訓班的就業率不能低于10%,才能全額兌付培訓補貼,低于10%的,給予兌付80%的培訓補貼;對就業率超過20%的培訓班,給予培訓機構新增就業補貼數20%的職業培訓補貼,實現結業即就業。
綿竹市人社局工作人員鄭紅一直以來都從事職業培訓相關工作。她表示,項目制培訓比傳統職業技能培訓更加靈活,更接地氣。
“隨著培訓市場需求的發展變化,長期以來所推行的職業技能培訓方式,逐漸顯現出培訓周期長、培訓內容陳舊等弊端。”鄭紅說,在確保實效的前提下,項目制培訓打破了國家職業標準里原有的教學模塊、培訓學時限制,給培訓機構、參訓學員及企業一定的調整權限,尤其注重培養學員動手能力。如今,綿竹市的項目制培訓工種已達30余項,更加注重培訓質量和監督管理,確保培訓過程可查詢、可追溯,真正讓培訓成效經得起檢驗。
讓技能培訓成穩就業“加速器”
據了解,與之前的職業技能培訓政策相比,今年綿竹市擴大了培訓覆蓋范圍,將全面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受益群體由以前的五類人員變為現在的七類人員,并對他們免費實施就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勞動預備制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項目制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崗前就業技能培訓等。
下一步,綿竹市人社局將根據企業和勞動者實際需求“量身定制”更多“接地氣”的培訓項目,以民宿管理、家庭服務業為重點,開展鄉村振興職業培訓,支持鄉村振興發展;以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品牌小吃培訓為抓手,大力促進成德眉資傳統小吃文化交流;以餐飲甜點、美容美發等為重點職業,大力開展城鎮職業培訓,減輕城市就業壓力;以電子商務、物流等新型職業為重點,大力發展轉型職業培訓,積極培育一批高素質、高技能的新型職業農民、鄉村工匠、文化能人。
同時,進一步加快職業培訓力度和廣度,提升職業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大對培訓后期的跟蹤指導,組織企業開展比選會,為企業和培訓學員搭建就業平臺,提高培訓就業率,為綿竹打造“工業強市、文旅名城、美麗家園”三張名片,加快建設“全省轉型發展示范區、休閑度假目的地”增添新的動力與活力。
(責任編輯:DF532)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