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經審批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共48個

            2020-05-17 19:06:46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5月17日電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市監總局昨日發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產品批準注冊清單》,截至2020年5月13日,通過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審批的配方食品有48個。

            其中,適用于0月齡至12月齡兒童的有29個,包括無乳糖配方6個、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5個、乳蛋白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3個、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11個、嬰兒營養補充劑3個、氨基酸代謝障礙配方1個;適用于1歲以上人群的有19個,包括全營養配方15個、非全營養配方4個。

            清單如下:

            消費者應如何正確選購和使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別提示您。

            一、什么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是指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適用于0月齡至12月齡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和適用于1歲以上人群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我國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實行嚴格的注冊審批管理。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標簽和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作用,不得宣稱保健功能。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需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使用。

            二、如何選購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消費者應嚴格按照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意見選購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購買時要看清楚產品標簽標示內容。

            一看產品名稱。產品標簽上標示的產品名稱應為產品注冊批準的名稱,如×××特殊醫學用途全營養配方食品(粉)、×××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無乳糖配方食品(粉)、×××特殊醫學用途嬰兒氨基酸配方食品(粉)等。

            二看產品注冊信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必須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準注冊。合法的產品標簽上會標注產品注冊號,格式為“國食注字TY+8位數字”。還可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的“服務”板塊中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詢”中查詢核實已獲批的注冊產品信息。沒有標注產品注冊號的或者查詢不到相關信息的,千萬不要購買。

            三看適宜人群。合法正規產品標簽中應明確標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類別和適用人群。如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類別(適用人群)有:無乳糖或低乳糖配方(乳糖不耐受嬰兒)、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過敏高風險嬰兒)、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食物蛋白過敏嬰兒)、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早產/低出生體重兒)、氨基酸代謝障礙配方(氨基酸代謝障礙嬰兒)和母乳營養補充劑(早產/低出生體重兒)。

            四看貯存條件和保質期。產品標簽上都會標注產品貯存條件,特別是提示開封后貯存條件。消費者要根據家庭所能具備的貯存條件購買相應產品。要購買保質期內產品,優先選擇生產日期距購買日期較近的產品。

            三、如何使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重要的事情重復講,消費者不能自行決定購買使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一定要在醫生或者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購買產品后要重點閱讀掌握標簽上標示的食用方法和使用說明,了解如果配置和使用不當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警示說明。使用過程中如出現不適癥狀,或未達到預期效果,應及時向醫生或者臨床營養師咨詢。

            四、什么是固體飲料?如何區分固體飲料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固體飲料是用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等加工制成的粉末狀、顆粒狀或塊狀,供沖調或沖泡飲用的普通食品。其產品配方、生產工藝、標簽和說明書等不需要產品注冊審批,不能為特殊醫學狀況人群提供營養支持,不能標示適用人群,也不需要在醫生和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如果用固體飲料替代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長期食用,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