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美團跟各地餐飲協會的這波互掐,看完我更心疼消費者了

            2020-04-17 09:16:21     來源:鳳凰網

            從疫情以來,多地餐飲協會陸續發聲,訴說對美團的不滿,有的發建議函,有的寫公開信,還有的直接跑去向當地市長舉報美團。

            不過,基本都沒什么卵用。

            就拿廣東省餐飲協會來說, 3 月就給美團發過函了,但是對方壓根沒給任何正式回復。

            無奈之下, 4 月 10 號他們搞了個大事情:

            聯名求饒交涉。

            落款篇幅長度快趕上正文了▼

            美團到底干了什么,引發了各地餐飲協會圍攻呢?

            其實廣東省餐飲協會的這封信里寫的還挺清楚,大家可以看一下。

            原文如下,可點擊放大▼

            這封信的大意是:疫情以來,餐飲行業舉步維艱,外賣成了救命稻草,原本大家想借助外賣平臺自救。

            結果美團一來吸取高昂外賣傭金( 最高達到 26% ),二來要求 “ 獨家經營 ” ,否則強制注銷下架,搞得商戶活不下去了。。。

            其他各地基本控訴的,也是圍繞這兩點。

            南充市火鍋協會的舉報信▼

            在被不少媒體報道以后,這次美團終于坐不住回應了。

            原文巨長,沒興趣可以直接跳過▼

            這里差評君給大家換成通俗易懂的話:

            1 我們收得不多, 2019 年八成商戶傭金在 10% - 20% 之間。

            2 我們不賺錢,還是創業公司呢,錢都給騎手了。

            3 別墨跡了,我們平臺超五成商家訂單超過疫前,懂事的都來了!

            至于 “ 獨家經營 ” 這塊,他們并沒有回應。。。

            很快餐飲協會又給懟回去回應了,這個咱們待會再說。

            這瓜吃到現在,相信不少差友會有疑問:我每天點外賣費用越來越貴,但是商家卻說自己賺得少了?咋回事啊。。。

            差評君采訪到了一些在外賣平臺討活的商家,發現這件事情相當有趣,帶大家感受一下。

            來,假設咱們自己是一家餐飲商戶。

            首先,在入駐外賣平臺時,它們會從你手上拿走一筆數千元的入駐費用( 有些地方要有些不要 ),并且約定好抽成。

            一頓操作后你開始賣貨,很快就收到了第一訂單,長這樣↓↓↓

            可以看到這筆訂單中,顧客買了店家原本價值 25 元的商品( 菜品 + 餐盒 ),優惠后用戶實付 17.5 ,但最后到商家手里只剩下 11.9 元。

            可以說到手所剩無幾,這是為什么呢?

            差評君帶大家來算一算。

            首先,原本價值 25 元的商品,用戶使用了 11 元的紅包,這個紅包平臺出 4 元,商家需承擔 7 元,此時商家這邊應收 18 元。

            然后,用戶配送費為 3 元,但這 3 塊壓根不能滿足起手的配送費,商家還要額外再承擔 1.6 元,這時商家的應收款變成了 16.4 元。

            接著,外賣平臺又抽傭4.5 元。

            至此,到了商家手里,最后只剩 11.9 了,31.28% 的錢沒了。

            然而在這 11.9 里,你還有食材、包裝盒的成本,還得算自家店的人工、場地、水電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外賣平臺還有個很有趣的機制:保底抽傭。

            不管訂單金額是多少,平臺保底每單要抽走這么多錢。假設保底為 4.5 元,那么哪怕顧客在訂單中實付 6.6 塊,平臺也要從中抽走 4.5 元。

            這個機制最困擾的并非是商戶,因為那些低客單價的商戶,為了盡可能不被 “ 白嫖 ” ,只能提高客單價,最后買單的還是消費者。

            扯遠了,讓我們繼續算自家店的賬。

            大家會注意到,在訂單中用戶使用了紅包 + 滿減,否則是不會這么便宜的,對吧?

            優惠這個事情,也很有意思。

            先看滿減,你可能認為滿減是平臺跟商家共同讓利,對吧?

            對,但怎么共同讓利法呢,當當當~絕大部分其實都是商家掏了活動優惠。

            會員紅包活動就更好玩了。

            假設消費者可以用 10 塊成為會員,權益是每個月 4 個 5 元紅包,這實質上就是用每個 2.5 元的低價買了 4 個面值為 5 元紅包。

            這中間每個 2.5 元的差價怎么補?

            如果商戶加入平臺的會員活動,那么由商戶付 2.5 元補貼補足,平臺給予流量支持。

            如果商戶不加入,那么平臺補貼 2.5 元,但也同時意味著你不再參加會員紅包活動。

            誒,這時候有人會說,不參加這個活動不就不會虧了么?

            可以,但這個時候平臺告訴你,不做活動無法推廣,那你做還是不做?

            為了曝光量,最后你還是得硬著頭皮上。

            會員活動看似是商家跟平臺 55 開,但其實橫豎都是商戶在出大頭,因為消費者在買會員的時候,給了平臺會員費。

            發現了嘛?在這一波組合拳下,消費者付出了代價,商家也實打實在的出了血。

            但,也的確沒賺到什么錢,如果無法面對單薄的利潤,一直虧損,那放在你面前的路就只有一條了——向消費者加錢。

            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如果你真成為了一個商家,那么你遇到的事情遠不止這些:

            1 店鋪獲得差評以后,推廣費用會上升。( 說保護消費者權益也能說得通,但最后真拿到錢的還是平臺 )

            2 騎手獲得差評以后,會被扣錢,扣的錢給平臺。

            3 上百元的單子跟幾十塊跑腿費一樣,平臺抽傭按點數抽,騎手沒多賺。

            4 折前抽傭,就是按照訂單原價抽取傭金,這種一般是代理商城市才會這么搞。

            ....

            總之,在這剪不斷理還亂中。

            美團靠傭金實現了 2019 年的盈利, 2019 全年美團光是傭金收入就高達 655 億,對比 2018 年增長了 39.6% ,而活躍商戶數同比只有 7.1% 的提升。

            美團 2019 年財報▼

            最后咱把這個瓜吃完吧。

            在美團回應后, 14 號廣東省餐飲協會很快又做出了回應,對前面美團所說的傭金比例跟騎手工資占比都進行了 “ 商榷 ” 。

            大意:你說騎手成本占外賣收入比是八成,準確來說是 74.83% ,這個數字跟八成之間差 5.17% ,價值 28 億↓↓

            對于美團回應中的措施也是說道了一番。

            1 “ 豪氣 ” 的免 2 月到店傭金,但 2 月疫情那么嚴重,全國餐飲基本關店,哪有到店?

            2 說好返傭,但是返進了美團推廣費賬戶里,你們左口袋倒右口袋,商戶壓根沒拿到這筆錢。。。

            最后還表示市值千億的上市公司說自己是創業公司也太謙虛了,能不能啥時候整點實質性措施來看看?

            到差評君寫完這篇文章為止,美團還沒有進一步回應。

            差評君認為,商業公司以賺錢為導向無可厚非,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為了 “ 交個朋友 ” 來做生意的,餐飲行業要賺錢,外賣平臺也有一大家子要養。

            但,在餐飲行業風雨飄搖,迫切需要從線下投靠外賣這種特殊時期。

            如果外賣平臺一昧的追求眼前的利益,商戶的處境會更艱難,甚至在這次困境中倒下,長遠看來,對于依附于商戶賺錢的平臺也是不利的。

            這個時候,誰暫時讓步,用實質性措施幫助商戶度過難關,就能收割一波那些原本不愿意轉投線上的傳統商戶來自己平臺,而這些商戶,正是那些原本外賣平臺苦苦勸說而不來的潛在增量市場。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