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北京分區施策多措并舉治理楊柳飛絮

            2020-04-16 20:35:40     來源:光明網

              隨著氣溫轉暖,楊柳飛絮又至。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介紹,北京將科學劃分治理區域,通過高峰期加強飛絮清理、豐富綠化樹種等短期及長期措施,大力治理楊柳飛絮。目前,北京市已出動2.7萬余名治理人員,4200余臺噴水、清掃等工程車輛,噴水濕化35.7萬株、整形修剪6.9萬株楊柳雌株,濕化綠地及硬化道路面積1.03億平方米,高峰期飛絮情況已得到緩解。

            北京分區施策多措并舉治理楊柳飛絮

              綠色北京的“成長煩惱”

              楊柳飛絮問題,可謂北京園林綠化發展的“成長煩惱”。

              上世紀的北京面臨風沙威脅,楊樹、柳樹憑借多種優勢,幫助解決了當地的風沙問題,改善了生態環境。目前,楊樹、柳樹的森林蓄積量占北京全市總蓄積的42.2%。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志翔介紹,一方面,楊樹生長快,兩三年能起到防護作用,五六年即成林,最高可達30余米,具有良好遮陰效果;柳樹則在春季發芽早、冬天落葉晚,不僅綠期較長,還帶來了“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的浪漫。另一方面,楊樹、柳樹適應北京的氣候和土壤,易于繁殖成活,且耐旱節水,不易生病。

              楊樹、柳樹為改善北京生態環境作出了貢獻,卻同時帶來了飛絮問題。張志翔教授介紹,飛絮是楊柳雌樹的種子和衍生物,借風傳播繁衍。

            北京分區施策多措并舉治理楊柳飛絮

              設100處監測點監控飛絮情況

              北京市的飛絮期一般始于4月上旬,至5月中旬結束,為期40-50天,飛絮量較大的高峰期約20天。

              據預測,北京市楊柳飛絮高峰期將有三次。第一次高峰期在4月10日左右,主要為毛白楊飛絮,目前已進入尾聲。由歐美楊、垂柳飛絮等帶來的第二次高峰期,預計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三次高峰期在5月中旬,飛絮樹種為歐美楊,主要發生在部分山區,對城區影響較小。

              為最大限度降低飛絮影響,今年,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在楊柳雌株分布較密的地區,建立人工監測點50處、遠程視頻監測點50處,對春季飛絮情況全程監控。同時,北京市氣象局通過氣象數據,每天組織園林專家研判,聯合園林綠化局發布楊柳飛絮預報,北京市民可根據預報信息,提前做好個人防護。

              此外,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制作開發“北京飛絮防治”APP,方便相關單位精準定位楊柳雌株。該APP將楊柳飛絮重點治理區域劃分為網格,最小為50m×50m,僅五環內即有28萬余個。工作人員可在手機上使用該APP,錄入楊柳雌株的位置、生長狀況等各項詳細數據,為今后的治理工作打下基礎。目前,楊柳雌株信息采集工作已經啟動。

            北京分區施策多措并舉治理楊柳飛絮

              “洗剪清”一條龍 分區施策治飛絮

              張志翔教授強調,為了北京市生態安全,楊樹、柳樹絕不能“一砍了之”,飛絮治理不會“一蹴而就”。科學治理楊柳飛絮,就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

              在飛絮高峰期聚焦“治標”,就要在不同區域采取不同治理策略。對居民區、學校、醫院等人口密度大、飛絮強度高的重點區域,將結合春季養護工作修剪楊柳雌株枝條,同時利用高壓噴水車、霧炮車等工程車輛沖刷樹冠、沖掉花序,利用灑水車濕化地面,配合清掃,做到“見絮即濕”“見絮即掃”。對人口密度和人流量相對較低的一般治理區域,將綜合利用微噴、人工噴灑等方式進行濕化。對高速路收費站、胡同等易堆積飛絮的區域,將及時濕化、清掃,清理水面飄落飛絮。

              同時,按照“誰的樹,誰負責”“誰管理,誰防治”的要求,北京市各區和各有林單位均已成立多部門組成的楊柳飛絮治理專班,結合區域實際制定詳細的治理方案。東城區向屬地街道和有林單位發放《北京市常見楊柳樹雌雄株主要識別特征及附圖》,為治理工作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朝陽區開展楊柳樹雌株修剪培訓,明確了什么樣的樹需要修剪、修剪到什么程度等操作細節。豐臺區摸底劃定49處重點治理區域、5.3萬株楊柳雌株,并抓住春季有利時機,綠化裸露土地10萬平方米,加寬加厚林下飛絮緩沖區。

            北京分區施策多措并舉治理楊柳飛絮

              以優良鄉土樹種助力抑飛絮

              近年,許多北京市民呼吁將楊樹、柳樹替換為梧桐、槐樹、銀杏等其它樹種,徹底杜絕楊柳飛絮。對此,張志翔教授表示,楊樹、柳樹的生態價值無可替代,且其它樹種用作綠化也各有優缺點。

              “生態的問題還要用生態的辦法來解決”,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處長姜英淑介紹,北京市將通過源頭控制,結合樹種更新升級,不斷豐富綠化樹種選擇,逐步減少楊柳樹雌株的數量,科學利用沒有飛絮現象的雄株。

              姜英淑說,在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建設中,會選擇鄉土、長壽、抗逆、食源和美觀的優良鄉土樹種來優化林地綠地的生態功能。在綠化工程中,按照“適地適樹”原則,進一步豐富植物品種,打造喬灌草立體化的混交結構。在綠地養護中,把楊樹、柳樹雌株作為優先替換的對象。對過密的林子,針對性地選擇楊樹、柳樹雌株進行間伐,并替換現有老、殘、病等楊樹、柳樹雌株。在林下,綠化裸露土地,科學應用鄉土宿根地被植物覆蓋裸露地面,形成有效的緩沖區,提高對飛絮的吸附滯留。

              防絮小貼士:

              面對春季飛絮期,大家無需緊張,根據現有研究,沒有證據表明楊柳絮中存在新冠病毒。

              在上班途中或室外活動時,可根據自身需求佩戴口罩、護目鏡、紗巾等防護措施。如需運動,盡量選擇在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飛絮較輕的時段。如飛絮不慎入眼,可立即用清水沖洗。同時,請大家注意消防安全,不要亂扔煙頭,謹防引燃飛絮。(光明網 孔繁鑫)

            [ 責編:陳暢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