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增強緊迫感,加快暢通復工復產“三循環”

            2020-04-13 23:06:40     來源:科技日報

            ◎ 張景陽

            時下,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但國際疫情仍在持續蔓延,我國面臨的外防輸入壓力仍然很大。不僅如此,疫情致使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在此形勢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是確保我國經濟社會在全球疫情影響之下穩步健康、實現2020年重要發展戰略目標的必由之路。中央部署緊抓要點,加快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是當務之急。

            加快暢通“三循環”,首先要從思想上深刻認識其重要性。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是一個有機整體,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暢通“三循環”是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前提保障。從表面上看,疫情期間,我們審時度勢努力實現的復工復產是恢復群眾正常生活和社會正常運轉的需要,而從根本上講,則是為國民經濟剔除病毒干擾、增強發展“免疫力”的內在需求,大到我國的戰略發展目標、國際社會地位,小至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這種需求無處不在。

            加快暢通“三循環”,要在堵點和痛點上精準發力。受疫情影響,規模不大但數量眾多的服務行業、中小型企業受到較大沖擊,用工、資金、營銷等諸多方面遇到堵點和痛點。與具備較強抵抗風險能力的大型企業相比,這類主體相對弱勢,但在國民經濟正常運轉中的作用卻舉足輕重。在有序實現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各級黨委政府應繼續完善落實復工復產相關政策文件,因地制宜拿出對策,在堵點和痛點上精準發力,讓服務行業和各類中小企業盡快恢復元氣,為國民經濟整體運行確保“潤滑”作用。

            加快暢通“三循環”,要科學處理好“快”與“安全”的關系。確保安全是為了更快地暢通,不失時機加快暢通與加強防控安全齊頭并進、互為依托。要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方式,在疫情防控的大前提下,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要以確保疫情防控為基礎,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運用好宏觀調控的大手多措并舉,把因為疫情被凍結、被抑制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全國上下一盤棋,防控基礎不放松,審時度勢不失時機,不斷增強恢復經濟社會運行的緊迫感,我們堅信,隨著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的進一步鞏固,經濟發展很快會煥發出新的活力。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