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龍潭街道有一群可愛的人,他們身穿藍色隊服,活躍在大街小巷,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小巷管家”。他們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筑起社區安全底線;他們妝點家園,美化社區環境,趕走恐懼,帶來希望。
圖為身著藍色隊服的“小巷管家”
全力護航 傾情相守
近期北京的氣溫正經歷著“過山車”般的變化,路人行色匆匆,而左安浦園“小巷管家”們值守的身影依舊堅定。
日前國內疫情趨勢整體向好,但“小巷管家”們卻毫不松懈。在長期摸排值守中,他們對于社區的每一條街、每一家店、甚至每一戶居民的情況已了然于心。在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有序推進的關鍵時期,他們更是毫不松懈,堅持每日巡查匯報,無一疏漏。
“我是左安浦園的普通居民,同時也是‘小巷管家’,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應該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70歲的老黨員郭平戌在每天完成份內三次巡查工作之外,還堅持走訪轄區企業和門店宣傳衛生防護知識,大大減少了居委會的工作量。
召之即來 來之能戰
一提起“小巷管家”,很多人便會想到梁萍。疫情期間,她主動向社區黨委遞交了請戰書,默念著“巡、訪、做、報、記、刷”的六字工作經,穿梭于社區間。
從為社區錄像,給武漢加油,到捐贈愛心款,積極投稿,用文字的力量鼓勵和感召大家,無論何時,這位普通的“小巷管家”總是出現在社區防控的第一線。提及自身感受,梁萍表示:“能為社區防控做點兒事,我心里踏實。我時刻準備著,召必來,來能戰!”
妝點家園 播種希望
如果說左安浦園的“小巷管家”們是勇往直前的一線戰士,那么光明社區則還有妝點家園的“美容師”。
疫情期間,光明社區的“小巷管家”在每日值守之余,還主動開展社區綠化等活動,用愛與雙手種植和澆灌每一株植物。
“隨著疫情形勢的逐漸好轉,種些植物多些生氣,讓居民們心情也能晴朗起來,正是所有人的無私奉獻激勵著我們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社區“主心骨”賈文躍表示。
眾志成城,共同抗疫,團結一心,共渡難關。正是許許多多的“小巷管家”用大愛與堅守構筑起嚴密的防線,守護一方平安,用汗水澆灌下溫暖與希望的種子,迎接盎然的春色。(田媛 王群)
[ 責編:宮辭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