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市加強建筑外立面管理 進一步提升城市環境顏值
一個城市的顏值,除了生態、人文顏值外,還高度仰賴于城市建筑外立面顏值。建筑外立面既是傳承建筑文化、承載城市歷史的載體,又是構成城市“顏值”的主要元素。
3月30日,廈門市建設局召開關于貫徹實施《廈門經濟特區建筑外立面管理若干規定》(下文簡稱:《若干規定》)新聞發布會。目前,廈門市正在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加強建筑外立面的規劃建設、管理維護、亮化美化、整治改造,進一步提升城市“顏值”既必要且迫切。
去年,《若干規定》被列入廈門市立法計劃正式項目,歷經一年完成了立法工作。據悉,《若干規定》分五章,共三十四條,主要圍繞建筑外立面設計、裝飾裝修、改造、維護以及相關監督管理進行了相應的制度設計。《若干規定》于今年2月28日經廈門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32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于4月1日起施行。
2016年以來,廈門市加快推進城市景觀提升工作,累計實施了89條主次干道,9044棟建筑(含平改坡、屋頂改造建筑2265棟)的城市街區立面綜合整治提升工作,整治建筑面積約1300萬平方米,基本涵蓋各主要道路。2020年,廈門市將啟動山海健康步道沿線影響景觀建筑外立面整治工作,目前項目正有序推進,計劃今年5月底前完工。
在城市修復立面整治提升后,廈門市的沿街建筑立面得到改善,老舊建筑“換裝”閩南歷史建筑元素和海洋文化元素,實現建筑立面特色鮮明、風格協調、管線纜化規整、店牌店招規范。同時,修復提升了以騎樓為代表的南洋文化歷史街區和以嘉庚風格、閩南建筑文化為代表的特色街區,營造出了清新淡雅的城市建筑景觀氛圍。
近年來,相關部門通過增加外墻屋面防水涂層、清除抗風薄弱的外立面墜掛構件、規整雜亂交叉的電力、通信線路,清理屋頂垃圾雜物、閑置物品、拆除私自搭建的生產生活設施等,通過將房前屋后的空雜地改造成“口袋公園”,為市民增加休閑場所。建筑立面整治提升,不僅提升了環境效果,改善了居民的居住品質,還增加了市民的獲得感。
(責任編輯:DF529)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