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國務院辦出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6條指導意見、22項具體措施理清了當下穩就業助力經濟恢復有效運行的思路和行動方向。
作為“六穩”之首,穩就業是疫情期間高效復工復產的重要前提,是我國經濟社會穩定高速發展的內在要求,重要性不言而喻。非常時期,要緊盯需求、多措并舉,把穩就業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時刻不能放松地抓起來、動起來。
已經復工和正在復工的企業急盼人員返崗。企業復工復產,人是第一要素,眼下,如果崗位人員不能及時返崗,將會成為正常復工復產的最大障礙。因此,企業和政府有關部門要千方百計實現員工返崗、崗位運轉復蘇,要確保返崗防疫兩不誤。要落實“一站式、點對點、門對門”組織勞務輸出,繼續采取統一的運輸方式,把外出務工人員安全、按時送到工作崗位。同時,企業要實行健康狀況“一人一檔”管理,詳細掌握每名職工及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和出行信息,全面排查風險,將疫情防控貫穿工作始終。
千方百計穩定就業,農民就業是重點。農村勞動力充分穩定就業,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性動力,在疫情期間,穩定農民就業需要農民自身的主動積極外,各地各級職能部門要主動了解農民群眾生產需求、了解就業意愿,通過幫助返回原崗位、發動尋找新崗位、動員參加農村產業革命、組織投入重大項目和企業生產、提供公益性崗位、扶持創業等方式,統籌推進外出務工就業與就近就地就業,盡最大努力確保農村群眾就業有保障、收入可持續。與此同時,還要積極聯系企業,通過廣泛深入的調研和信息收集,掌握企業需求,做好崗位與人的高效對接。
確保就業穩定,就要先確保企業穩定。各個地方、各個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根據中央的要求和指導,將穩就業的優先政策在企業中落實、強化。要強化服務意識、主動做好工作,千方百計解決企業面臨的用工緊張、資金不足、原材料短缺等難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要既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又應對好復工復產大考,在復工中防疫,在防疫中復工。要取消限制復工復產的不合理審批,加大減負穩崗力度,加快實施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提高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標準,提升投資和產業帶動就業能力,優先投資就業帶動能力強的產業。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