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進入戰時狀態!法國借鑒中國抗疫經驗實施“武漢模式”

            2020-03-17 19:42:47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駐法國記者 李宏策

            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過電視屏幕發表全國講話,宣布了一系列“和平時期從未施行過”的強力措施。

            法國緊隨意大利和西班牙,成為歐洲第三個實施全面戒嚴的國家。

            面對驟然加劇的疫情,法國如何判斷未來“戰勢”發展?進入戰時狀態后又將面臨哪些挑戰?科技日報記者為此專訪了法國國家公共衛生委員會主席、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多米尼克·伯特蘭。

            根據最新模型預測,如不采取限制措施,法國50天內將有多達3000萬人感染,模型曲線與現實情況高度一致。

            伯特蘭院士對此表示,法國與意大利疫情從流行病角度分析,在同一階段內的各項數據非常相近。

            伯特蘭院士認為,法國病例的數據軌跡將與意大利相同。

            意大利已經采取強力措施遏制疫情發展,其疫情爆發時間比法國早約一星期左右。意大利是法國的前車之鑒,也是整個歐洲疫情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根據法國衛生部門的統計數據,法國16日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6633例,這一數字與一周前意大利的確診數相當,并持續以大約每3天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長。

            針對近日熱議的“集體免疫”問題,伯特蘭院士表示,“集體免疫”是一項科學假說,在免疫學中用以解釋傳染病在大量人群獲得免疫力后無法持續傳播的現象。主要指接種疫苗后獲得免疫的情況,最經典的案例就是天花病毒,其在大多數民眾通過疫苗獲得免疫后被徹底消滅。

            “集體免疫”是理論上的結果,而不是目標。

            法國國家公共衛生委員會公共衛生主管、上海健康醫學院中歐中心主任陳新表示,他認為“群體免疫”是流行病學的一種理論解釋,但如果為了稀釋短期風險而采取所謂的“群體免疫”策略完全有違醫學倫理。因為每個民眾都應受政府保護免受感染,都有得到救治的權力。

            法國總統馬克龍于12日宣布所有學校停課。法國總理菲利普于14日宣布關閉全國所有“非必要”公共場所。

            16日再進一步,馬克龍宣布法國“處于戰爭之中”,并實施全面戒嚴措施:包括在至少15天中限制公眾出行,延遲第二輪市政選舉,停止正在進行的政府改革,國家征用出租車和酒店,由軍隊負責在重災區轉移病患并部署野戰醫院等。

            法國逐步推進各項措,并最終實施“武漢模式”,中國的抗疫經驗即將得到現實應用。伯特蘭高度贊賞中國強有力的各項舉措,認為中國的隔離措施效率很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為法國提供了重要參考。而法國之所以沒有立即實施戒嚴,留給公眾一定的適應空間,是考慮到法國的國民特點,難以做到一步到位。

            法國醫療體系建立了一套完備的分級診療制度,獨立工作的全科醫生(或稱家庭醫生)負責治療除重疾和專科疾病外的各種常見疾病,是法國公眾獲取醫療的重要力量。

            伯特蘭院士表示,考慮到自身醫療體系和結構,法國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將接受住院治療,但數量龐大的輕癥患者需要居家隔離,并通過全科醫生接受治療,這樣有助于防止醫院資源受到擠兌沖擊。獨立工作的全科醫生通過家訪進行診斷和治療,他們將處于法國抗擊疫情的最前線,起著關鍵作用。

            在問及全科醫生是否能夠得到有效防護時,伯特蘭認為,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隨著越來越多的患者在家接受治療,全科醫生作為一線醫護人員面臨風險和考驗。

            伯特蘭院士首先表示,當前疫情迅速發展,各國間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極為重要。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各國可以相互支持,共同抗擊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

            伯特蘭強調,毫無疑問,當前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合作是必要的。他支持并期待中國組織新冠肺炎相關國際合作。中國首先遭受病毒沖擊,最早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很好效果。各國需要了解中國為什么采取這些措施,特別是各項措施效果如何。法國希望與中國加強抗疫多方面合作,在疫情持續加劇情況下,愿意借助中國的經驗對法國抗疫給予指導。

            伯特蘭最后總結說,中國已成功經受住考驗,法國面對疫情非常重視中國經驗。

            快評

            全力向病毒開戰

            “我們處在戰爭之中”,16日的電視講話中,馬克龍一遍又一遍強調,“這是一場健康之戰,敵人肉眼看不到,難以捉摸,并且正在不斷前進。我們處于戰爭之中”。

            這既是一場爭分奪秒的競賽,又是一場艱難的持久戰,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爭。

            在與時間的賽道上,病毒的傳播始終跑在確診數字之前。敵人前進的腳步踏著鐘擺一刻也不停歇,機械,冷酷,每一次擺動都是指數級的增長。世界衛生組織一次次大聲疾呼,時間關乎一切!中國為世界爭取的時間已所剩不多。

            這場艱難的持久戰需要所有的團結。這是所有人的戰斗,勝利需要每一個人肩負起責任,既不能輕敵,又不能自亂陣腳。馬克龍說,法國正處于非常艱難的時期,沒人能夠預測會持續多久。但他堅信,越是同心協力,越能盡早走出困境。

            這也是所有國家的戰斗,因為每一個戰場的失利,都可能讓看不見的敵人死灰復燃,卷土重來,讓全球“戰疫”功虧一簣。唯有所有國家拋去遲疑和顧慮,立即采取一致行動,相互支持,相互借鑒,才可能贏取真正的勝利。

            而這勝利關乎生命,關乎未來。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