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石泉89歲老黨員擲地有聲:“奔九了,仍有義務回報黨!”
疫情無情人有情,奉獻愛心記使命。自疫情發生以來,石泉路街道各居民區的黨員群眾紛紛獻出愛心和力量,支援疫情防控。
日前,老黨員林木根委托女兒來到管二居委會捐款10000元,用于一線疫情防控工作。林木根今年89歲,至今已有60年黨齡,自疫情發生后,林老伯每天都通過電視新聞密切關注疫情形勢的變化,看著身邊辛苦、忙碌在一線的防疫“戰士”,他覺得身為一名黨員,應該在這個時候做出貢獻,以實際行動彰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由于林老伯遠在海南,無法親自到募捐現場,于是,便委托在上海的女兒來到居委會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獻愛心善款。
據了解,林老伯在“非典”、汶川地震、以及各種扶貧救災項目中都會慷慨解囊,鮐背之年依然筆耕不輟,常年堅持理論學習。言傳勝于身教,林老伯的女婿不僅是社區的積極分子,也是一名熱心的志愿者,只要一有空就會參與社區巡邏,為小區發展建言獻策。
老人經常和子女說,他作為一個老黨員,經歷過祖國的艱難,也看到了祖國的強大,深感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時刻記住黨的恩情,現在國家有難,雖然自己即將奔九,上不了前線,但黨員就要有黨員的樣子,就應該走在群眾前面。
對于父親的慈善行為,林老伯的子女都十分支持:“父親的行為令我們敬佩,作為子女就是擔心他太辛苦。他常說自己一把年紀了,錢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能夠幫到有困難的人,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
前些天老黨員黃曦拄著拐杖來到管二居委會,顫巍巍地從衣服口袋里掏出5000元,希望能把他和老伴的愛心通過居委會轉交給抗疫一線。黃老伯之前是一名樓組長,他的老伴也是社區里的積極分子,平時社區里大大小小的活動總能看見他們倆的身影,還協助居委會組織安排各類樓組事務。他們夫妻二人一直保持著節儉的生活方式,平日里吃的都是粗茶淡飯,衣著也很簡單樸素,但是唯獨對于公益事業,他們總是慷慨大方,每年社區大大小小的捐款活動還未啟動,夫妻倆就會早早地將愛心款送來,今年也是如此。
居委干部十分感謝夫妻倆的積極幫助,委婉建議道:“您和阿姨還是以身體健康為重,您們的心意,組織收到了。”但是黃老伯仍堅持要捐款,多番溝通后,黃曦誠懇又堅定地說:“我是一名老黨員,入黨誓言時刻在我耳邊,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黨和政府給予的,我和老伴早就商量好了,雖然我們年紀大了,體力上幫不了什么忙,但是為疫情捐款,為組織、為社區做點事,交納一筆特殊黨費,是我們倆的心意,請收下!”看到居委工作人員要拍照,黃老人又連忙擺手表示:“不用給我拍照,不要給我宣傳,這是我應該做的。”
疫情面前彰顯家國情懷
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普通居民群眾也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通過微信轉賬、網上銀行等形式奉獻愛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并且這一份份愛心仍在持續升溫擴散……他們中有些人的生活并不寬裕,身體也不太好,居委工作人員建議他們這次就不要捐了,或者少捐點。他們堅決不同意,“雖然我們不是黨員,但也愿意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點微薄之力,懇請組織收下。”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照亮銀河。截至目前,石泉路街道先后收到6425名黨員同志的愛心捐款,還有眾多的社區百姓也紛紛解囊相助。捐款過程中,有太多太多感人的場景和話語,令人久久難以平復。“我們在收到一筆筆溫暖的善款時,心靈也受到了一次次的洗禮,這些退休老前輩們年輕時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奉獻了青春和熱血,離開工作崗位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心系祖國、懷揣感恩;依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面對這場突入其來的疫情,更是主動慷慨解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執著與堅守,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石泉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葉超表示。
共產黨員,從來不缺乏舍我其誰的滿腔熱忱,永遠有“那么一股勁”。戰爭年代,這股勁是不畏槍林彈雨;百廢待興中,這股勁是敢于戰天斗地;改革開放時,這股勁是敢闖敢為。現在,這股勁就是困難面前,黨員挺立如山,激流擋道,黨員躬身為橋。他們的這種精神,成為了抗擊疫情、守望勝利的堅實后盾。
(責任編輯:DF522)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