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助力全球抗疫 我科學家分享肺部超聲影像學診療經驗

            2020-03-16 09:24:15     來源:中國經濟網

            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該院重癥醫學科張麗娜教授團隊,近日在國際雜志《重癥醫學》上在線發表論文,首次分享新冠肺炎肺部超聲影像學特點,及運用肺部超聲指導診療的經驗。而這,有望助力全球新冠肺炎的診斷和控制。

            截至3月12日,新冠肺炎的全球病例已超過13萬例。相關重癥患者,因易并發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導致死亡,而成為救治中的難點。

            在武漢一線抗疫工作中,采用重癥超聲技術救治重癥患者的張麗娜團隊認為,重癥患者的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嚴重呼吸衰竭無法轉運,及新冠病毒的高傳染性等,均限制了肺部CT在部分患者特別是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不過,重癥超聲作為近年來,急危重癥領域的十大進展技術之一,和其具有的床旁、動態、實時、可重復等特點,能為無法進行肺部CT的患者提供肺部影像學篩查,幫助早期診斷和分級預警,及啟動治療。

            “相比肺部CT,重癥超聲可實現床旁動態評估,進行多目標整合評估,與其他監測手段共同獲得重要監測和評估數據,并可貫穿于呼吸衰竭原因篩查、肺部病變評估、肺保護性通氣治療實施、心臟動力學評估和循環管理策略制定、ECMO管理等全過程,為診斷與治療調整提供及時、準確、個體化的指導。”張麗娜說。

            而依據團隊2月初以來,在武漢救援中的實際應用經驗,張麗娜團隊還牽頭制定了中國重癥超聲研究組、中華醫學會重癥分會《基于重癥超聲的重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救治建議》。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