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三問小米有品:口罩福利還是耍猴營銷?

            2020-03-05 09:07:28     來源:鳳凰網

            小米有品改名了。

            在一加官方應用商店里,「小米有品」改名叫「有品」了,同時改名的還有OPPO應用商店。但是用戶似乎并不在意,他們在意的,是自己被小米“耍猴”了。

            口罩到了小米手里,就可以玩“裂變”

            最近小米有品APP上線了一個“助力預約口罩”的活動,形式是這樣的:

            每天有三次搶購口罩的機會,參與方式就是:

            看上去很簡單,但是事實上,每一輪都是一個概率游戲,你需要先預約成功,然后成功中簽, 中簽后能不能搶到,就看天吃飯了。于是這個游戲實際上是這樣的:

            預約成功的概率還是很高的,畢竟還有一道關,就是中簽成功率,在我預約的時候顯示16.1%。

            而且這個數字也是無所謂的,因為它是固定的,不管你預約多少次,默認都是16.1%。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口罩需求量太大,采用預約搶購模式限量供應也無可厚非。但是小米畢竟是小米,不會放過任何一次做營銷的機會。

            當然也包括這次疫情,我姑且稱之為“疫情營銷”,你不能管這叫“國難財”,畢竟靠這幾個口罩發不了財,但是他們獲得了比錢更值錢的——用戶。

            為了提高中簽率,小米貼心地給了你一個機會,你可以親身參與到這場“疫情裂變”里——你可以邀請你的好友幫你“助力”,提高你的中簽率。為了讓這場營銷更加“冠冕堂皇”,小米在活動規則中這樣寫道:

            祈福也算是個名頭,于是我果斷轉發給了我的微信小號助力。助力信息發送到微信后,點開鏈接是這樣的:

            嗯?所謂的祈福呢?所謂的助力呢?怎么就直接前往有品APP預約了?你好歹用文字表示一下吧,就這么猴急引導我去下載?也許我不應該吹毛求疵,點擊預約按鈕吧(誒?我不是來助力的嗎?):

            點開有品APP,再次進入剛才的頁面,顯示我的中簽率并沒有發生變化。

            嗯???那我剛才一通操作是操作了個啥?

            我成功的幫你引導了一個新增激活用戶,你就給我個這個???

            我又試了一下iOS版本,提示粘貼口令到「有品」APP搜索欄,但是……

            你的承諾呢?你的口罩呢?

            來回一頓操作后,我的中簽概率還是停留在16.1%。而就在我倒騰的時候,預約人數已經從最初的9萬漲到了12萬。

            到這里有可能是我自己操作問題,也有可能是產品bug,或者我運氣不好。但是別急,接下來我要開始提問了:

            1、助力是提高概率還是降低概率?

            所謂的助力,就是我多拉一個人進來,就多一個人搶中簽指標,我的實際中簽概率就越低……

            比方說,總預約人數是100人(包括我),我邀請了10個人進來,我的中簽概率就從1%變成了0.9%(1/110),這顯然是降低了。

            但是這時候小米告訴我:你的中簽概率變成10%啦!你再多拉幾個人還可以變成20%哦!

            這不是耍猴是啥?

            當然你也可以說是后臺強行干預了概率,讓拉人頭多的用戶概率變高,那么為什么我完全沒有朋友助力,而預約成功的人數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我的中簽概率還能保持不變?這個數字如果是假的,算不算欺詐?

            另外被我新拉來的用戶算啥?我打著疫情的幌子拉來的墊背?還是你利用疫情這片“沃土”種下的韭菜?

            2、到底是扛不住還是太貪婪?

            這次活動的官方規則中這樣說:

            官方微博也說服務器壓力巨大: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貨源稀缺,供不應求,服務器承載能力還有限,為什么還要用“助力”這種方式讓用戶去拉人頭?

            人更多不是更稀缺?服務器壓力不是更大?

            其次,什么叫留給迫切需要的同胞?你還能識別咋的?還是說某個用戶幫你割到的韭菜越多,他的需求就越迫切?

            這是按照迫切程度分配,還是按照對你們KPI貢獻度分配?嗯?

            3、沒貨你讓猴子們搶什么?

            在活動規則中還有這么一條:

            首先,用戶買到的未必是他拍下的那一款,至于是哪一款?不知道。

            為什么不知道?隨機發貨發的是什么型號?有沒有防護效果?價格是不是跟用戶拍下的那款一致?

            其次,存在不能發貨的風險是什么風險?物流公司不都恢復了嗎?

            為此我專門去翻了一下「小米有品」官方微博, 是這么說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當用戶手氣絕佳終于通過重重考驗買到口罩的時候,這個口罩當時根本就處于沒貨的狀態,貨在哪呢?

            還在國外的供應商手里。

            什么時候發貨呢?不知道!

            那這個鍋誰來背呢?當然是第三方商戶“行云物流商貿”,這是一家香港公司,我并沒有查到這個公司的詳細信息,也不確定它是否有作為“商戶”銷售醫用口罩這種II類醫療器械的資質。

            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小米有品在還不確定能夠到貨的情況下,就急于利用疫情恐慌,通過種種運營手段引導用戶搶購,同時告知用戶不保證什么時候發貨,不保證能發貨,不保證貨對版,萬一發不了,隨機給你一個,或者給你個所謂“優先購買權”。

            你要說你是海購,我也能理解,但是連能不能發貨都不知道,就急著上饑餓營銷那一套,利用用戶對疫情的恐慌,讓他們幫你一起割韭菜,這就是你的價值觀?

            這不是耍猴是什么?

            此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可以查到多名用戶投訴小米“以低價換高價”,就是用戶買了便宜的口罩,下單后小米說沒貨,給強行退款并引導購買單價更高的口罩。

            小米有品的官方微博已經被用戶的口水淹沒,各大應用商店1星評價暴漲,讓我不得不懷疑本文開頭提到的改名是小米在拋棄自己的“品牌負資產”。

            搞增長我理解,很多公司都通過疫情這一波送會員送課程,其實也都是拉新,但是吃相這么難看的真的是罕見,營銷這個事兒刻到骨子里,是好事也是壞事,315快到了,希望有些公司能為用戶考慮考慮,實在能力有限就做多少算多少,適當吆喝吆喝,但是別耍猴。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