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百程旅游網受疫情影響或將退場,OTA平臺開展線上自救迎接恢復期

            2020-03-03 09:30:57     來源:鳳凰網

            近日,百程旅游網的一份內部通知文件流出,文件顯示,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資金不能維系公司繼續運轉,百程旅游決定關閉公司并啟動清算準備。

            百程旅游網以旅游簽證業務起家,阿里為其第二大股東,曾在2016年登陸新三板,成為O2O出境旅游第一股,然而隨后業績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上市不到三年便遭遇了退市。業內人士表示,百程旅游網業務單一,加之此次疫情對旅游行業影響巨大,直接導致其或將退場。

            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仍在繼續,各旅游平臺推出相關措施積極互救與自救,“云游”、“帶貨直播”等相繼登場。業內人士表示,旅游企業擁有從目的地到旅游消費者的漫長產業鏈,從供給端到銷售端均有大量的流量積累,開展線上自救是一種創新型嘗試。

            至今,新冠肺炎疫情拐點未至,但隨著各個企業的復工,旅游行業出現了回暖跡象。但與此同時,業內人士表示,各大在線旅游平臺仍需面對疫情結束后的恢復期與爆發期,未來仍具諸多考驗。

            昔日“O2O出境旅游第一股”或將退場

            百程旅行網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主營業務為出境旅游O2O服務企業,主要從事在線簽證辦理業務、旅游度假服務、目的地服務,以及企業國際商務旅游業務,是國內最大的線上簽證服務機構之一。根據2018年半年報顯示,百程簽證業務占比45.94%,目的地業務占比45.25%,兩項業務占比達收入九成。

            據了解,百程旅行網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曾松曾創建中國出境游三大批發商之一的“華遠國旅”,2012年正式掌舵百程旅行網。

            天眼查數據顯示,百程旅行網先后完成5輪融資,其中,2014年3月曾完成由阿里牽頭的近2000萬美元B輪融資。 隨后,2015年7月,百程旅行網獲得千和資本領投,點睛資本、飛豬資本、博雅資本等新興投資機構跟投的2億元融資。目前,百程旅游股份前3大股東分別為天津睿恒順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27.31%)、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6.47%)、瑞元資本管理有限公司(9.93%)。

            2014年,百程旅行網曾以“0元簽證服務費,拒簽退全款”與攜程展開“價格戰”,年服務出境旅行人次突破100萬。 業內人士表示,彼時線上辦理簽證是一個“風口”上的業務,標準化程度高,成本低、利潤高,百程抓住了時代流量紅利,起步增長數據非常快。兩年后的2016年4月,百程成功掛牌新三板,成為O2O出境旅游第一股。

            然而,登陸新三板后,百程的經營狀況并不樂觀。2013年至2018年上半年,百程旅行凈利潤均為虧損狀態,虧損額分別為1761萬元、3663萬元、3935萬元、4511萬元、2795萬元以及1286萬元。2019年7月18日,百程旅行發布公告稱在新三板終止掛牌。

            百程旅游曾在財報中坦言自身所面臨的風險:旅游業資源消耗低、行業進入壁壘低、投入資金少、綜合效益好,新企業和資本不斷涌入;公司仍處于互聯網行業公司業務拓展期,技術研發投入處于相對較高水平,同時市場競爭及人力成本變動因素對業務利潤形成擠占。

            此前,受疫情影響,1月底至2月初,各國簽證中心相繼關閉。曾松坦言:“目前公司債務過高,在疫情影響下,旅游消費需求幾乎為零,公司已經無法支撐。”

            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百程的簽證業務很強勢,但這并不是一塊性價比很高的業務。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表示:“百程旅行網業務模式比較單一,抗風險能力較差,疫情的出現,恰好導致其業務受到嚴重影響,業務的停滯加之長期的虧損,最終導致該平臺被迫關停。”

            旅游平臺推“云游”、“直播帶貨”等新模式,展開“線上自救”

            受疫情影響,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旅游產品。旅游業幾乎停擺,大批原定春節期間出游的消費者取消了旅游計劃。飛豬方面的數據顯示,飛豬境內行程訂單退訂率在70%左右,境外行程訂單退訂率約50%。

            隨后,一場消費者集中退款潮迎面而來,對旅游消費市場造成巨大沖擊。攜程、飛豬、去哪兒網、馬蜂窩等OTA平臺推出一系列退改保障政策,并實施免費退訂舉措。

            對此,攜程方面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OTA平臺上的供應商合作伙伴,正常情況下幾個工作日就能回款,遇到春節巨量退訂,一般的資源方退款可能要等1到3個月——但消費者大多數要求10個工作日就要退款,所以墊款的壓力非常大。”

            談及疫情對于整個在線旅游行業的影響,陳禮騰表示:“關于此次疫情,對于OTA體量較大的平臺來說,尚能從容應對,但對于大多數中小旅行平臺來說,大批量旅游訂單的退訂與營業缺口或造成較大的資金壓力,此次疫情將不可避免造成眾多中小平臺退場,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為應對此次疫情,OTA企業與合作伙伴之前開啟了互救模式。2月5日,攜程向平臺上的機票、酒店、旅游度假等領域合作伙伴宣布推出“同袍”計劃,包括啟動10億元支持基金為合作供應商緩解資金周轉壓力、為供應商減損其無法減損的資源費用等。

            一些景區和旅游企業,也調轉了方向,展開積極“線上自救”。諸如故宮、頤和園等推出了“云游”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逛景點、參觀特展。

            近日,馬蜂窩旅游推出“春風行動”,其中“云旅游”內容共創是該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馬蜂窩聯合各大旅行達人、目的地、景區及平臺商家,通過高頻次的視頻直播、圖文直播等方式,將最具代入感的旅游玩樂體驗展示給用戶。

            除此之外,有部分OTA企業做起了“微商”與“電商”,在新的領域尋求“新戰場”。

            途牛利用其2019年3月推出的社群電商平臺“苔客”,深入產地源頭采購優質商品和特產進行線上售賣。據了解,春節期間至今,借助苔客的社群營銷,途牛特產頻道部分商品的日銷量環比上漲最高達571%。

            驢媽媽母公司景域集團長期和景區合作,早在17年底就上線了“驢客嚴選”平臺。疫情期間,驢客嚴選幫助這些景區目的地銷售滯銷的蔬菜瓜果,注冊人數暴漲,商品銷售流水增長超過400%。

            談及在線旅游平臺轉型做“電商”與“直播帶貨”的優勢,陳禮騰表示:“土特產帶貨這是旅游平臺和當地有合作,有渠道,在加強地區合作的同時也能給用戶帶來更多服務。而做跨境旅游的就可以銷售跨境商品,利用的都是平臺本身現有的資源優勢。旅游平臺開展新業務一方面可以減少虧損,另一方面也能看作是平臺的一種創新嘗試與探索。”

            旅游行業初現回暖跡象,OTA企業應對恢復期、爆發期仍具考驗

            隨著各企業復工的推進,結束宅家狀態的人越來越多,開始關注旅游的人也在悄悄增加。2月28日飛豬發布數據顯示,本周搜索五一機票和火車票的用戶,比上周增長了40%,搜索五一酒店的增長了35%。

            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旅行行業的韌性是非常強的,不會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樂觀預計,行業最早在“五一”假期就能夠迎來第一個復蘇節點。

            酒店業務也有了回暖跡象,據去哪兒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中國國內(不含港澳臺地區)超過9成酒店恢復營業,其中廣州、深圳營業酒店數量恢復到1月初水平,上海、成都等熱門城市恢復營業的酒店也超過95%。

            與此同時,部分旅游景區也開始陸續開放,同程藝龍數據顯示,截至2月24日,全國范圍的景區開園率為38.1%,除了黃山、九華山以外,杭州西湖、靈山大佛、千島湖,龍門石窟、海角天涯等也均于2月19日起陸續開放,范圍覆蓋了浙江、江蘇、江西、四川、廣西、海南等多個省份。

            此外,疫情發生以來,旅游行業亦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此前,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司長劉克智表示,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視,2月5日印發了相關的通知,決定向旅行社暫退部分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的范圍為全國已依法繳納保證金、領取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旅行社,暫退標準是現有繳納額的80%。

            據統計,全國有3.9萬家旅行社,截至2月25日提出暫退質保金的共35200家,占旅行社總數的90%。應退保證金總額達到80億人民幣,現在已經退還了34.62億元。

            那么,疫情過后會不會迎來旅游業的復蘇呢?2003年的“非典”疫情結束后旅游行業發展狀況可作為參考依據,彼時旅游業迎來了爆發期。根據攜程數據顯示,2003年7月,攜程平臺票量增長200%;“非典”后的首個“十一”黃金周,攜程平臺上的機票訂單成交量同比增長200%。而當時國家旅游局資料也顯示,2003年8月,旅游業數據回彈到2002年同期水平。

            2020年,盡管旅游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沖擊,但中國旅游研究院分析,中國旅游經濟基本面并未改變:中國在世界經濟和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不會發生根本改變;中國居民剛性旅游消費的基本面和中長期趨勢不會改變,同時,國際商務客源、華人華僑對入境旅游市場也將起到筑底作用;業界認同“企業自救、行業互助、政府托底”的理念并積極承擔責任。預計都市游、郊區游為代表的中短途國內游率先恢復。

            陳禮騰表示:“除了應對疫情期間的旅游靜默期,各大在線旅游平臺還要面臨疫情剛結束的旅游恢復期以及疫情之后的旅游反彈期。以上無不考驗著在線旅游平臺的事件處理能力、應變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以及資源分配能力。疫情對于平臺來說是一場嚴峻的考驗,而疫情之后如何應對并把握旅游需求的反彈爆發又將給旅游平臺帶來新一輪的挑戰。”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