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我在家辦公,半小時不回消息扣工資

            2020-03-02 10:01:36     來源:鳳凰網

            在線辦公一個月,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日前,優勝教育一位員工向投資界提供了一份內部文件通知,文件要求優勝教育全國校區非教師崗從“線上辦公”升級為“線上直播辦公”,凡未參加“直播辦公”的非教師崗均計為未出勤。工作期間不僅需要全天8小時在線直播辦公,就連休息時間也不得關閉攝像頭,且半小時內不回復消息就要被扣工資。

            這并非個例。類似“直播”這樣奇葩的在線辦公要求,在許多企業中都真實存在著。

            當在線辦公成為疫情下的大勢所迫,催生了一大批“管理鬼才”——對于他們而言,這次被動的在線辦公就像是一場毫無準備的大型實驗,不知道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所以只好選擇嚴以管理,但最終的結果,卻往往總是矯枉過正。

            8小時線上直播辦公,

            半小時不回消息扣工資

            當在線辦公成為疫情下的大勢所迫,催生了一大批“管理鬼才”。

            日前,優勝教育一位內部員工向投資界提供了一份優勝在2月17日下發的文件通知。文件要求,優勝教育全國校區非教師崗由原來的“線上辦公”升級為“線上直播辦公”,凡未參加“直播辦公”的非教師崗均計為未出勤。

            線上直播辦公具體要求包括,以校區為單位,組織對非教師崗召開全天的視頻會議;員工需全程打開攝像頭、選擇“靜音”模式,著工裝或正裝直播辦公。而優勝總部,則會對各個校區進行抽檢。

            此舉遭到了部分員工的吐槽,尤其對于充斥全天的視頻會議,員工們大呼“惡心”,很多人認為這不過是在做“無用功”。

            從優勝文件通知的“直播辦公時間表”中可以看出,優勝員工全天要在線開三次例會,其中包含邀約、裂變、談單、捋單、收單,平均每次例會最少也需要一個半小時,而晚上下班前的最后一次例會則要持續近兩個小時。算下來,全天8小時的工作時長,竟有近5個小時耗在了視頻會議之中。

            在直播辦公期間,工作時間不允許隨便走動,即便是休息時間也不允許關閉攝像頭,凡當日未參加“直播辦公”的非教師崗,均計為未出勤。優勝方面甚至列出了直播辦公的不合規示例,嚴苛程度比正常上班更甚。

            嚴格的直播辦公管理制度下,有不少人甚至冒出了辭職的念頭。一位微博名為“丌官雪”的優勝員工就評論中表示自己忍不了了,“我只想趕緊交接走人,太過分了,上午休息一次10分鐘,下午休息兩次,每次10分鐘,其他時間不允許離開攝像頭,休息時間不允許關攝像頭,人家上個廁所喝口水都得按照你們安排的時間來,真是失敬失敬!”

            奇葩要求背后

            一家岌岌可危的教育培訓機構

            這樣奇葩而嚴格的在線辦公要求背后,是一家教育機構——優勝教育。

            從今年1月起,優勝教育就陷入了一場討薪風波,北京、上海、天津陸續有大量老師開始向優勝追討去年12月的工資,優勝教育CEO陳昊尤其成了被艾特的熱門人物,其微博也被討薪評論所充斥,盡管他一刪再刪,卻仍擋不住各地員工的輪番轟炸。

            2月14日,優勝教育發布了“疫情期致優勝全體員工號召書”,稱在疫情的特殊影響下,優勝方面制定了短期內的員工工資發放規則,大概邏輯為:社保公積金不斷繳,1月份底薪、教師課時費、銷售學管提成將根據城市現金流情況發放一部分,剩余在6-12月分期補發。

            疫情當前,兄弟連倒閉、明兮語文停運,教育行業即將面臨一場“大洗牌”基本已成行業共識。在此背景下,教培機構紛紛斷臂求生,優勝教育的做法似乎也并無不妥。但對于老師們而言,他們不是不理解疫情下企業因難關暫時拖發工資的情況,他們無法接受的是,去年的工資至今仍未到賬。而顯然,這并非疫情帶來的影響。

            一位老師曝光了其在追討2019年工資時與優勝教育天津城市總監葛瑩瑩的錄音對話,在雙方1月19日的對峙中,優勝方面把鍋甩給了投資人。錄音中葛瑩瑩表示:“最關鍵的問題是在投資人身上,只要投資人一句肯定的回復,(說明)我做還是不做,但是投資人他不給這個回復。”

            該老師追問在投資人兩種不同回復的情況下,公司分別準備最晚什么時候發放工資,葛瑩瑩信誓旦旦稱在未來兩天內一定會先發底薪,并將在1月22日發放課時費。但據該老師后續回應,截至2月13日,其工資仍未到賬。

            沒想到,三尺講臺上的老師也淪為了討薪大軍中的一員——有老師在微信群內咨詢工資情況,卻被直接踢出群聊;有老師發起維權,卻被優勝總部打電話威脅“別摻合”,漫漫維權路上,他們褪去了老師無所不能的光環,只是一個無助的討薪者。

            遙想當年,優勝教育CEO陳昊在職場選秀節目《非你莫屬》中吸粉無數,時不時給求職者底薪翻倍,豪爽又大方,甚至有求職者直言為優勝教育而來,如今優勝教育卻讓老師們成了“討債民工”,對他們避之唯恐不及,令人唏噓不已。

            疫情會成為國內在線辦公市場的拐點嗎?

            疫情的特殊影響下,線上辦公迎來大爆發——釘釘首次超越微信,躍居蘋果應用商店下載量第一名;在線辦公概念股也迎來集體大漲。但與此同時,線上辦公的矛盾也日益凸顯。

            一方面,員工們吐槽線上辦公約等于無休辦公,一周7天、每天24小時全程待機;而另一方面,公司則認為員工在家辦公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也正因如此,許多公司紛紛推出在線辦公的強制要求,目的就是為了約束員工,提高工作效率,但現實情況卻往往總是矯枉過正。

            在北京某互聯網公司上班的林小雨向投資界吐槽:“公司每天早上9點半開視頻早會,要求所有女同事必須化妝,不是我不注意形象,關鍵在于,就算是平時正常去公司,我也沒說天天化妝啊!干干凈凈不就行了,何必浪費我們的時間?”

            此前也有網友貼出了其所在公司的在線辦公通知,要求和優勝教育一樣,必須保持視頻直播全程連接不中斷,并以此作為考勤依據,當日若有30分鐘或2小時出現未開啟視頻或不在崗情況,則視為缺勤。

            對于絕大多數的企業而言,這次被動的在線辦公都像是一場毫無準備的大型實驗,公司與員工之間需要磨合,很多關于效率、考核的問題也需要解決,不得不說,國內的遠程辦公市場仍處于初級階段。

            那么,遠程辦公是否是大勢所趨?一位VC機構副總裁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的體驗。“我是做投資工作的,我們這行時間相對靈活自由,其實以前在家辦公遠程開會也不是沒有過,但是像這樣全國大規模集體在家辦公,還是讓我體會到了一些跟以往蠻不一樣的地方。”

            關于在線辦公的好處,該投資人總結,一是省去了通勤時間,方便省勁,要拉個視頻會議隨時可以召開;二是會議效率大大提升,免除了面對面時不必要的寒暄,可直奔主題聊干貨;三是協同辦公和在線會議工作的作用被發揮到極致,以前只了解基本功能,現在才發現原來這么好用。

            但也不免要面對一些挑戰——做飯、帶孩子、照顧寵物,都是在線辦公時要面臨的阻礙,而視頻會議以及會議發起時的屏幕共享功能則讓很多人意外曝光了個人隱私,難免尷尬。

            但總的來說,這位VC投資人還是對在線辦公保持著持非常積極的態度。“我們的效率其實原本可以更高的,線下辦公時大量不必要的浪費時間,都可以壓縮。用好現代化的辦公軟件,適應并熟悉你的“武器”,可以大大提升工作的幸福感。由此可見以后即使疫情解除恢復線下辦公了,線上辦公時期形成的一些好習慣依然可以保留下來,大量時間成本、經濟成本可以節約下來。”

            不僅是該投資人,很多企業管理人也都紛紛表示,遠程辦公雖然仍存在很多矛盾與問題,但并沒有影響公司的運轉效率。非典時期,人們養成了網上上購物的習慣。此次疫情,或許也將是在線辦公的拐點。

            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人們對于在線辦公的態度卻似乎恰好換了個邊。曾嚴格規定員工在公司朝九晚六打卡上下班的老板們,逐漸發現了在線辦公的好處;而當初最期待可以在家遠程辦公的員工們,卻發出了最真實的心聲:我想去公司上班!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