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線醫護日記(50)“這里的患者都很樂觀、很熱情,對未來充滿希望”
【一線醫護日記】(50)
記錄者:山西支援湖北武漢醫療隊隊員、晉城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郎進庭
2020年2月9日
今天是正月十六,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緊急集合,馳援武漢。
這一批晉城醫療隊成員在凌晨一點半接到通知,早上八點半緊急集合,僅僅用了7個小時,全員到位。晚上十點,終于到達駐地。
武漢的街上空無一人,夜晚很冷,月亮又圓又亮,讓我想起了我的家人,匆忙出發,來不及告別。走時孩子還在睡夢中,現在就已經兩地分隔,感覺像做夢一樣。
2020年2月11日
到武漢后的兩天都在駐地反復練習穿脫防護服、隔離衣、護目鏡等,領隊一遍又一遍地強調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山西白求恩醫院的5位同行向我們培訓如何穿脫防護用具、進艙出艙的注意事項等等,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叮囑,讓我們從最初的笨手笨腳到熟練穿脫,從緊張、擔憂、陌生變為信心滿滿。把注意事項深深地刻在腦中,我們都覺得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要加油!
隨后接到了入艙通知,工作的地點是武漢市硚口區武體方艙醫院。入艙前夜,因為緊張,我有一點失眠,在腦海中回憶了一遍各種應急預案。
2020年2月13日
終于進艙了。第一個班是機動班,負責患者的接收、轉院、出院、外出檢查等等工作。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陌生的工作流程,我還是有些緊張。
第一天工作就碰到重癥患者需要轉院,一起的還有一名醫生,我們幫患者收拾好生活用品,扶上了救護車。這位患者有心臟病史,現在呼吸困難,頻繁咳嗽,我生怕他突發心臟驟停,一邊隨時觀察生命體征,一邊安撫患者不要緊張。他聽不清,我想靠近一些,他卻說:“護士,我感染了,你離我遠一點,我沒事。”一下子讓我非常感動,自己都這么難受了,還要考慮我。
2020年2月16日
今天是20:30-02:30的夜班,負責B艙所有病人。
交接后逐個進行查房,核對信息,詢問感受。查到43床患者,他說一切都挺好,就是手疼,兩只手背上布滿了鮮紅的小裂口,急需一支護手霜,我想到聯系接班人員把我的護手霜帶給他,下班后在群里一問,很多人回復,“我有護手霜”“我也有,帶過去看看還有沒有人需要”……大家都希望盡己所能去幫助患者。雖然是很不起眼的一件小事,但希望患者能感到關懷和溫暖,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11歲的小女孩和她的媽媽。查房問及家人時,她們沉默片刻,媽媽說:“她爸爸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了。”沒有控制住自己,眼淚流下來模糊了護目鏡。趕緊控制情緒,和她們聊了一會。媽媽說:“孩子非常懂事,很樂觀,很堅強,這段時間一直在照顧我,每天還按時用手機直播上課,按時完成作業,一起遛彎鍛煉……”小女孩雖然已經符合出院的標準,但要等媽媽一起回家。我多希望她的媽媽也盡快康復!
還有一位大姐,每天都積極關注著艙里其他病人的病情,每當分發化驗結果的時候,大姐都會一把拿過來說:“護士,我來,這是我們最激動的時刻!”她高舉著化驗單,大聲喊著名字:“某某,核酸檢測陰性!”每念到一個名字,她都非常激動,好像都是自己的親人一樣。看到他們急切的心情,我在心里無數次地對自己說,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患者早日回家!
2020年2月22日
今天是午班,天氣晴朗,最高氣溫達到了24℃,感覺像夏天。
剛進艙半小時,所有人的護目鏡都起霧了。患者看到我們的護目鏡模糊了,都主動幫助做一些事,比如幫剛入院的患者鋪床。患者們說:“我們不忍心看你們這么累,過來幫助我們,真的很感謝。”
方艙里的管理在逐漸地完善,我們也逐漸熟悉了自己的工作,但每天都有新的情況需要學習和應對。
2020年2月26日
今天的氣溫仍然是24℃,班次仍然是午班,還沒進艙就已經汗流浹背,臉上的汗著實難受,不能用手去碰。可能是因為天氣熱,又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頭疼得厲害,身體很不舒服,但還是想著必須做好自己的工作。稍微休息一會,就開始查房,不知不覺中沒有那么難受了。
有的患者想調換床位,有的患者覺得自己病情加重希望轉院,有的患者能出院但家里沒人照顧,不想出院……遇到的問題,我都耐心地和患者溝通,患者之間也互相安慰和鼓勵。看到他們樂觀的心態,我說:“你們一定能行,相信自己!”患者也紛紛感謝,說:“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
下班脫掉護目鏡、防護服的那一刻,我覺得好冷,才發現衣服從里到外濕透了。回到酒店,還在頭疼,我可能感冒了,但此時此地絕不能出現任何狀況啊!我不斷地喝水,打算早早休息。
2020年2月27日
今天上午,身體好多了。
已經來武漢超過半個月,逐漸適應了這里的濕冷環境,適應了上班的節奏,也沒有了剛來時的緊張感。
通過這半個月的接觸和溝通,我覺得這里的患者都很樂觀、很熱情,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相信我們一定能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責任編輯:DF526)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