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外媒報道,美國羅格斯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采血機器人,這是首個自動采血和檢測設備的人類臨床試驗,該機器人的表現或將由于人類。
靜脈穿刺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臨床手術,每年在美國進行的穿刺量超過14億次。但此前有研究指出,27%的患者靜脈不夠清晰,40%的患者靜脈看不到,還有60%的患者過于消瘦,這些都會導致靜脈穿刺失敗。
反復的靜脈注射失敗會增加靜脈炎、血栓形成和感染的可能性。此外,據估計,在美國因靜脈穿刺的不順利會使手術時間增加一個小時,浪費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每年的費用超過40億美元。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喬希·萊普海默(Josh Leipheimer)說:“像我們這樣的設備可以幫助臨床醫生快速、安全、可靠地獲取血液樣本,防止患者因多次嘗試插入針頭而出現不必要的并發癥和疼痛。”
該設備包括一個超聲波圖像引導機器人,從靜脈中抽取血液。還有一個集成的設備,包括一個處理樣本的模塊和一個基于離心機的血液分析儀,可用于床邊、救護車、急診室、診所、醫生辦公室和醫院。
研究人員表示,該設備的表現或將超越人類。抽取血液參與測試的31名受試者的抽取血液的總成功率為87%,其中25名靜脈清晰的受試者成功率高達97%。
下一步,研究人員將進一步改進該設備,使其可用于靜脈置管、中心靜脈導管、透析和放置動脈導管等手術,同時提高靜脈注射的成功率。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