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經濟日報:特大城市尤需以“繡花”功夫嚴防死守
戰“疫”至此,不斷有好消息傳來。除湖北外,全國單日報告新增確診病例數2月4日至2月8日連續5天出現下降,預示各地聯防聯控機制以及嚴防嚴控措施正在發揮作用。
但是,這遠未到喘口氣、歇歇腳的時候,決不能有絲毫懈怠、半點馬虎。特別是隨著各地復工返崗高峰的到來,大規模的人口流動重新啟動,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防控工作進入了最關鍵、最較勁的階段,尤需拿出“繡花”的功夫,把好返程關口,愈加嚴防死守,才能早日打贏這場硬仗。
特大城市巨大的人口規模、超高的人口密度和高頻的流動性,意味著其面臨的疫情擴散風險更加復雜、更加集聚。相較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的流動人口數量、公共交通密集度、地鐵日均客流量早已不能同日而語。如此的城市規模,疊加上返程高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現在面臨著防輸入、防擴散的雙重壓力。嚴峻形勢要求我們必須高度警惕。從政府到居民,從市區到城郊,從機關到企業,從園區到社區,各個層面、各個群體都要嚴格遵循依法和科學的要求,把問題想得再充分一些,把決心下得再大一些,把措施定得再超前一些,把落實做得再嚴謹細致一些,早敲警鐘、早做謀劃、緊密布防,讓防控網絡更緊實更牢固。
機場、火車站等人流密集區是第一道關口。從進出站測溫到設置留觀站與駐站醫生,再到高度疑似患者及時送醫就診、同乘人員信息登記與跟蹤排查;從民航開啟隔位就坐模式到簡化服務程序,再到長途飛行鄰座分批就餐……這樣的防控流程,需要多方力量協同配合,環環相扣,一環也出不得差錯。
基層社區是又一道防線。特大城市以社區為重點的聚集方式給疫情防控帶來壓力,壓力越大,越要責任到人、聯系到戶,確保各項措施得到切實落實、不留死角;壓力越大,越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鼓勵社區居民參與防控工作;壓力越大,越要抓細抓小抓到位,不怕十防九空、但愿十防九空。
當然,嚴防死守,不是完全隔絕往來;構筑防線,只是為了阻斷疫情。做好返程高峰期的疫情防控,歸根結底是為了幫助人們回到打拼的城市實現復工返學、讓整個社會盡快回歸到正常運轉的軌道。
既要用雷霆萬鈞的措施切斷疫情傳播途徑,又要用精準周到的舉措維持社會正常運行,平衡其中的“動”與“不動”,這道考題難度不小。它考驗著特大城市管理者的能力與智慧,也考驗著城市里每個人的責任與擔當。每個人站立的地方都是戰場。只有所有人同心協力、嚴防死守,才能夠在這道題上拿高分,才能夠掌握這場戰“疫”的主動權。
(責任編輯:DF395)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