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經觀點:要復工,把路通
歲逢大疫,人在囧途。
“90”后女醫生甘如意為了從位于湖北公安縣的老家趕回武漢上班,不得不孤身一人騎自行車出發,一路闖關過卡,歷經千難萬險,雖然兩地相距不過300多公里,她卻走了4天3夜。
女醫生的執著令人感動。而一位貨車司機的遭遇卻令人痛心。
來自湖北天門的肖先生以長途運輸為業,疫情猝至,還在外地的他由于使用湖北車牌而寸步難行。服務區不讓進、路口不讓下,他被迫開著大貨在高速公路上“流浪”,靠交警救助的泡面充饑。
在網絡流傳的視頻上,肖先生向民警哭訴:“我唯一的奢望,是能有個地方讓我停下來,好好的睡一覺,吃一口飯。我太難了!”看到此處,觀者無不動容。
在當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必要的交通管制可以理解,應當施行。但各地競相閉關斷路的極端做法并無道理,也有違法紀。2月10日起,除湖北之外的多數地區即將迎來復工復產高峰,盡快打通交通大動脈實乃當務之急。
盡快恢復交通,關系全年經濟平穩發展。由于疫情影響,今年大部分行業的復工復產時間比往年晚了十來天。雖然疫情防控、生產生活必需品及關系國計民生的相關企業已經正常上班,但還有大量的行業、企業沒有復工,大量的物資和人員還沒有到位。能否將這些物資人員及時運送到位,是復工復產的關鍵,對全年的國民經濟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直接關系到今年能否按時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盡快恢復交通,有助于加強聯防聯控。當前,對于重點地區疫情防治采取了對口支援方式,各地的物資和醫護人員通過綠色通道緊急運往湖北,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然而,隨著確診和疑似病例的增多,重點地區民生物資的消耗,再加上第一批醫護工作者也需要輪換,運輸壓力越來越大,僅靠綠色通道已經無法滿足需求。這就需要進一步恢復交通,讓各種醫療資源、民生保障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維護好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生活。
盡快恢復交通,也有助于穩定社會、恢復信心。此前實行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有利于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但是,過長的管制時間、過嚴的管制措施,對于群眾心理必然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給人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在合理、安全的前提下恢復交通,有利于緩解受疫情影響人群的焦慮情緒,更好地開展防疫工作;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此前,交通運輸部多次發文,要求各地加強路網通行管理,嚴格禁止擅自封閉高速公路,嚴格禁止擅自阻斷國省干線和農村公路,確保路網暢通。7日,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進一步做好交通運輸疫情防控和交通運輸組織保障工作。要求對出現擅自封閉高速公路出入口、阻斷國省干線公路、硬隔離或挖斷農村公路的情況,要依法依規處罰,盡快恢復正常通行。日前,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公路交通保通保暢工作,確保人員車輛正常通行,切實維護經濟社會正常秩序。
復工復產是大勢,保通保暢是大局。中央三令五申之下,還望各地顧全大局,雷厲風行,不打“小算盤”,撤回“土政策”,確保交通大動脈暢通無阻。
(責任編輯:DF407)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