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瑞德西韋藥企回應:如表明有效,將向更多患者開放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種名為瑞德西韋的新藥被寄予厚望,認為該新藥或許會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的“特效藥”。
2月8日,就在研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在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臨床試驗中的應用、藥物供應等話題,瑞德西韋的研發企業吉利德科學在微信公眾號上進行了回復。

在回復中,吉利德表示:“如果初步研究的結果表明瑞德西韋治療2019-nCoV感染的潛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們會努力制定各種方案,通過適當的渠道將瑞德西韋這種試驗性藥物向更多患者開放。我們也正與多家機構就未來臨床試驗的可能性進行討論。”
瑞德西韋是一種在研藥物,沒有針對2019-nCoV的數據。同時,瑞德西韋尚未在任何國家獲得批準上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未被證實。
然而,1月31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的一篇文章顯示,一名美國的2019-nCoV感染者在入院第7天(患病第11天)晚上開始使用靜脈注射瑞德西韋進行治療。次日,患者的臨床癥狀終于有所改善,不再發燒。停止吸氧后,血氧飽和度提高到94%到96%,之前肺部出現的羅音也消失。患者的食欲也有所改善,除了間歇性干咳和流涕,沒有其他癥狀。
在中國,2月2日,國家藥監局藥品評審中心網站顯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潛在治療藥物瑞德西韋注冊申請已經獲受理。
在2月8日的回復中,吉利德表示,已與中國衛生部門達成了協議,支持對2019-nCoV感染者開展兩項臨床試驗,以確定瑞德西韋作為冠狀病毒潛在治療手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中一項研究評估瑞德西韋用于確診感染2019-nCoV且已住院但未表現出顯著臨床癥狀(如,需要額外吸氧)的患者的治療效果。另一項研究則評估瑞德西韋用于出現較嚴重臨床癥狀(如,需要吸氧)的確診病患的療效。這兩項臨床試驗由中國研究人員牽頭,均在武漢進行。吉利德則無償提供研究所需的藥物,并為研究的設計和開展提供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瑞德西韋是一種試驗性藥物,迄今為止僅有極少數感染2019-nCoV的患者使用過,因此對其療效尚無足夠充分的了解,且目前不足以確保藥物能被廣泛使用。
實際上,為了應對近年來在西非爆發的埃博拉疫情,吉利德已擴大了瑞德西韋的生產,建立了產品庫存應對未來的疾病大流行,同時也增加了制造瑞德西韋的原材料庫存。
在回復中,吉利德表示,正在利用這部分庫存滿足“同情用藥”的需求,以及目前計劃在中國進行的兩項臨床試驗的需求。雖然尚未確定該藥物是否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療2019-nCoV感染,但考慮到當前情況的緊迫性,我們正在采取多種措施加快生產進度,增加供應,包括拓展了外部制藥合作伙伴網絡,以加快原材料的采購,原料藥和藥品的生產;同時,開始在內部制造瑞德西韋,以作為外部生產網絡產能的補充。“我們正在與中國政府和醫療機構積極展開合作,支持對2019-nCoV感染者開展臨床試驗。我們也與政府機構保持著定期溝通,更新我們在擴大生產規模的方面的最新進展。”
(責任編輯:DF407)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