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一分鐘測300人,AI系統北京地鐵站口測“高溫”

            2020-02-06 09:39:01     來源:鳳凰網

            每分鐘精準測試300人,高熱報警每秒15人;佩戴口罩照樣能識別,即走即測不阻礙通行;一套系統可部署16個通道,一個地鐵口全管控……

            2月4日,牡丹園地鐵站,一套用于發熱及潛在被感染對象識別、篩查與分析的系統正式布設,既能有效篩查疑似高熱人員,又盡可能減少對公眾的干擾,提高通行效率。

            該系統是由中關村科學城人工智能領軍企業——曠視科技在疫情防控期間攻堅研發的,取名“明驥”。

            “基于落地場景需求,我們提出了‘人體識別+人像識別+紅外/可見光雙傳感’的創新型解決方案。通過前端紅外相機鑒別人流中的高溫人員,再根據疑似發燒者的人體、人臉信息,通過AI技術,精準對應到具體的人身上。”曠視科技技術研發人員介紹,該系統可以在各類公共場所如火車站、汽車站、地鐵站、機場等高密度人員流動場景下,輔助工作人員快速定位體溫異常者,是非接觸密集型人流AI輔助溫感解決方案。

            該系統有兩大技術亮點。一是“雙光測溫”,即紅外測溫與可見光抓拍同步呈現,“抓拍標溫”把可見光畫面中的人臉、人體等生物信息摳出來,與紅外測溫結果比對并標定,遇到疑似發熱自動報警;二是“按圖索驥”,能準確追蹤發熱人員的同時,還能輔助追蹤疾控防疫傳染路徑中數量多、排查困難、社會成本高的疑似對象,通過以圖搜圖、碰撞比對,計算出發熱者的軌跡、同行者、密切接觸人員等,進一步確認其身份。

            據介紹,在地鐵、火車站、機場、集中辦公區等人流量較大區域,如何快速、高效、精準地識別出高溫人群,是當下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的難點之一。

            為此,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第一時間面向企業發出疫情防控技術等多方面支持需求,發動轄區人工智能企業應用AI技術提升傳統紅外設備性能,同時幫助企業協調紅外傳感設備供應和對接應用場景落地。

            作為AI領軍企業,在海淀區以及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的統一調度下,曠視科技春節期間調集近百人團隊全力奮戰,對發熱人員追蹤系統需求、解決方案功能規劃、接口方案、測試聯調、供應鏈整合等問題進行討論溝通。

            目前,曠視明驥系統除了布設在牡丹園地鐵站外,在海淀區政府服務大廳也正式運行。

            此外,由海淀駐區企業百度研發的同類型系統,已在清河高鐵站布設。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