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大科研攻關力度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應當充分調動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方積極性,形成各行業、各領域科研力量密切合作、協力奮進的科研攻關機制。我國互聯網科技和平臺經濟發展迅速,許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應充分發揮互聯網科技公司和平臺企業的資金投入、新技術研發等優勢,推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入應用。
2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癥患者醫療救治情況。科技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在藥物研發方面,最重要的是在已經上市或已開展臨床實驗的藥物中進行篩選,之后有待臨床進一步驗證。目前已發現磷酸氯喹、法匹拉韋以及中成藥中一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上市藥物,國外應用于治療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藥物瑞德西韋也將抵達國內,對這些藥物都將繼續進行系統研究。
藥物研發是新型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的重要內容,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具有抗病毒活性藥物的篩選、臨床實驗等方面取得的進展,回應了公眾對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的關切。新型肺炎疫情發生之日,就是新一輪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緊急啟動之時:國務院成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鐘南山院士擔任組長,李蘭娟院士、王辰院士等多位重量級科學家加盟;“新型肺炎疫情科技應對”第一、第二批應急攻關項目相繼啟動,力求集中力量快速突破,強化防控診療技術研發和成果應用,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提供科技支撐。
加大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力度,一方面要在應急科研攻關上出成果、見實效,重點在病毒溯源、傳播途徑、感染與致病機理、快速免疫學檢測方法、重癥病人優化治療方案、快速疫苗研發、中醫藥防治等領域尋求突破。人命關天,刻不容緩,應急科研攻關需要爭分奪秒加快進度,而正因為要強調速度、追求時效,所以更要堅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更要拒絕虛浮輕慢、好大喜功,堅決防止“蘿卜快了不洗泥”“撿到籃子里都是菜”。
另一方面,要加大疫情防控長效科研攻關力度,在病毒傳播機理、動物模型建立、基因組變異與進化、有效藥品和疫苗研制、促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推動建立和完善新型肺炎疫情常態長效防控策略與機制。長效科研攻關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項目審核、監督、驗收等環節政策規定,尊重并體現科研人員的創造創新價值,加大同行評議、專業監督和社會監督,確保科研成果禁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尤其需要強調的是,應當充分調動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積極性,組織動員全國科研力量合力攻堅,注重基礎科研與臨床、防控實踐相結合,推動相關數據和病例資料的開放共享,形成各行業、各領域科研力量密切合作、協力奮進的科研攻關機制。
當前,我國互聯網科技和平臺經濟發展迅速,許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應充分發揮互聯網科技公司和平臺企業的資金投入、新技術研發等優勢,推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入應用。如浙江大學聯合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拼多多)成立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控專項基金,由李蘭娟院士、高福院士等組成基金專家委員會,拼多多投入1億元人民幣,專項用于支持病毒感染及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防治,特別是新型肺炎疫情支援保障和防控科研攻關。這方面工作有利于加強疫情防控科研增量優勢,值得寄予積極期待。
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要在全國范圍形成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防控的工作局面。作為疫情防控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也需要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形成全國科研力量“一盤棋”攻堅克難局面。只有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取得切實成效,我們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為建立完善疫情防控常態長效機制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DF524)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