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門把手驚現新冠病毒!還有這些地方被忽略

            2020-02-04 09:15:04     來源:鳳凰網

            日前,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一名確診患者家中門把手上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這也是廣州首次在外環境中發現。

            養成了戴口罩的習慣,學會了科學洗手。萬萬沒想到,新型冠狀病毒再一次讓人們大跌眼鏡。

            事實上,日常家居環境中,有許多易污染區域,需要高度重視。

            如果附著在物體表面的病毒,經手觸摸后再進食、揉眼睛,可能就會造成感染。

            到底有哪些地方一直被我們忽略了呢?

            易污染區域有哪些?

            門把手、手機、電話、鼠標鍵盤、電燈開關、水龍頭開關、遙控器按鍵、馬桶等,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易污染區域,可能造成潛在的間接傳播風險。

            針對不同區域的消毒也有所差別:

            - 手機、鍵盤

            回到家洗手后用消毒濕巾擦拭清潔手機,注意是消毒濕巾,不是普通濕巾。

            - 鍵盤、鼠標、電燈開關等

            可以參照手機的清潔方式,用消毒濕巾進行擦拭。

            - 地板

            使用消毒液進行消毒。消毒液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配置即可。

            選擇消毒液時,要選擇背面有“消衛證字”許可證號的產品。

            - 水龍頭

            假如有手上有病毒,洗手后關水龍頭又會沾染上。應在洗手中也注意水龍頭清潔。

            - 馬桶

            上完廁所后,應該蓋上蓋子再按沖廁鍵。定時對馬桶蓋進行沖洗。

            上廁所、沖廁所后要及時用洗手液和流動的水洗手。

            病毒能在物品上存活多久?

            英國國民保健制度(NHS)網站介紹,病毒離開人體后的存活時間取決于其所依附物體的表面情況,以及溫度、濕度等環境狀況。總體來說:

            病毒在不銹鋼、塑料等非滲透性(防水)表面存活時間相對較長。

            病毒在纖維織物、紙巾等滲透性表面存活時間相對較短。

            不同種類病毒存活時間也有差異,一些病毒可以在室內物體表面存活超過7天,不過其致病能力會在24小時內顯著下降。

            所以,電梯按鍵、門把手等處需加倍小心!

            NHS網站還介紹說:

            流感病毒能以飛沫形式在空氣中存活數小時,低溫會增加其存活能力。

            流感病毒在手上存活時間很短,大約5分鐘手上的病毒數量就會降到很低水平。

            此外,2014年由英國、法國、美國、中國等多國科學家發表在《美國感染控制雜志》上的一篇論文,研究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木頭、不銹鋼、塑料、織物這4種常見物體表面的存活期限。結果顯示:

            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木質表面上可持續48小時保持感染能力。

            這種病毒在不銹鋼、塑料表面上一般存活24小時左右。

            這種病毒在織物表面存活時間最短,病毒活性在8小時內會迅速下降為零。

            2016年發表在美國《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雜志上的另一篇論文更細致地研究了在不同環境條件下,H1N1流感病毒在不銹鋼表面的存活情況。

            研究顯示,這種病毒在不銹鋼表面最長竟可存活7天,并依然具備傳染能力。科研人員說,在流感季等流行性病毒疫情肆虐時,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和對常用物品表面定期消毒,對于減緩病毒傳播十分重要。

            研究顯示,使用一定濃度的漂白劑、醋、洗潔精或是抗菌抹布清理物品表面,均可以有效降低流感病毒活性。

            電梯按鈕真的要墊紙巾嗎?

            電梯的按鈕風險比較高,是因為這些地方是高頻接觸的地方。

            對應策略就是三條:

            一是適當的增加消毒頻次;

            二是可以用面巾紙或者消毒紙巾把它隔開,手不直接去碰它;

            三是在碰了它以后用手消毒劑來揉搓雙手,做好手部衛生。

            有很多小區的電梯里多了紙巾或者一次性手套,以便手指不直接觸碰到電梯按鈕。真的管用嗎?

            有專家表示,紙巾長時間暴露在密閉的空間里,如果有病毒攜帶者進出電梯,外露出來的部分紙巾仍然會有附著病毒的風險,會成為新的感染源,乘坐電梯后及時洗手這才是最科學的防護措施。盡可能做到電梯一天多次消毒也十分重要。

            乘坐電梯要注意:避免擁擠,避免長時間乘坐,電梯里減少說笑、打電話。

            中央空調會造成疫情擴散嗎?

            很多辦公樓都采用的是中央空調,如果一旦有人確認被感染了,是否會容易造成疫情的擴散?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說,關于中央空調有嚴格的設計規范,如果是按照規范做的,應該是安全的。

            我們國內絕大部分的公共場所所用的中央空調基本是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前面的風機盤管和家里用的分體式空調是一樣的,只不過后面加了新風,加了新風以后可以減少室內空氣的無序外溢。

            當然,萬一有疫情出現,我們應該停止使用中央空調系統的運行,并對整個環境進行消毒。

            手消毒劑應該怎么用?

            要讓手干凈,實際有兩種方式:一是用流動水洗手,二是擦手消毒劑。

            用流動水來洗手有所謂的六步洗手法。如果是出門在外,可以用手消毒劑來進行手衛生。

            手消毒劑也要把手掌、手背、指縫、手指、手指尖、大拇指這六個部位都擦拭到。

            常用的手消毒劑可能是一些含醇的手消毒劑,因為酒精揮發比較快,殺菌效果比較快,如果有些人對酒精過敏,可以用無醇的手消毒劑。

            當然,即便只有消毒濕巾,用它擦一擦也是可以的,只是用起來沒有涂抹手消毒劑方便。

            醫用酒精有用嗎?

            有專家指出,75%的酒精可有效滅活病毒。

            但同時,還要注意的是,酒精屬于易燃易爆物,現在大家大量儲存、使用,一定要注意酒精引發的火災隱患。

            酒精注意事項:

            1、使用酒精前要清理周邊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氣中直接噴灑使用。酒精燃點低,遇火、遇熱易自燃,在使用時不要靠近熱源、避免明火,給電器表面消毒,應先關閉電源,待電器冷卻后再進行,如用酒精擦拭廚房灶臺,要先關閉火源,以免酒精揮發導致爆燃。使用時每次取用后必須立即將容器上蓋封閉,嚴禁敞開放置。

            2、使用酒精時,需要保證室內通風,使用過的毛巾等布料清潔工具,應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閉存放,或放通風處晾干。

            3、家中不宜大量囤積酒精,可購買小瓶裝的酒精,以夠用為宜,以免留下消防安全隱患。

            4、避光存放,防止傾倒、破損,使用酒精的容器必須有可靠的密封,嚴禁使用無蓋的容器。應避免用玻璃瓶裝存,防止跌落破損。家中剩下的酒精,不要放在陽臺、灶臺等熱源環境中,也不要放在電源插座附近及墻邊、桌角等處,防止誤碰傾倒。可避光存放在柜子等陰涼處,存放時要蓋緊蓋子,貼好標簽,避免揮發。

            5、酒精應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對于年紀稍大的孩子,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解酒精的特性,教育孩子不要玩弄酒精,更不能用火點燃。

            酒精著火怎么辦?

            1、將衣物,桌布,床單或者棉被等用水浸濕,蓋在著火處。

            2、接著用水不停的澆至著火處,直到熄滅。

            3、火勢剛起時最容易熄滅,身邊的東西盡量利用。

            4、不要對著有人或者有易燃物品的方向滅火。

            5、實驗室酒精著火時,酒精爐熄滅不要用嘴吹,用燈帽多蓋兩次即可。

            6、若酒精不小心泄漏導致起火,用濕布蓋住致使火焰缺氧熄滅。

            萬一酒精著火受傷應該該如何自救?

            被燒傷后,第一要緊的事情,當然是滅火。傷者正確的應對措施應當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立即脫去衣物。衣物沾上酒精,已經成為燃燒物,以最快速度去除衣物,脫離熱源,可以最大限度的減輕損傷和后果。

            第二,避免高聲喊叫。在頭面部已經被火焰包圍的情況下,喊叫會引起嚴重呼吸道燒傷。而呼吸道燒傷,是燒傷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第三,設法滅火。應當就近用棉織物覆蓋或用水沖洗最好,火滅后立即就醫。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