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應對新冠病毒中國盡了最大努力
克里斯蒂安·德羅斯滕(Christian Drosten)教授是柏林夏里特(Charité)醫院病毒學研究所所長。2003年,他是SARS病毒的共同發現者之一,并且首批研發出SARS病毒診斷方法。2020年,他首個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斷測試方法。1月30日,德羅斯滕在其研究所接受了科技日報駐德國記者的專訪。
率先發表的診斷方法被世衛組織發布
科技日報:德羅斯滕教授,您研發出了首個新型冠狀病毒診斷測試方法,能否簡單介紹一下?
德羅斯滕:我們應該算是首個發表了診斷測試方法。意思是說,我們很早就進行研發。但是這樣的診斷測試方法還是在中國的實驗室被更早地建立并使用。我們的研究成果是被世衛組織方面發布的,作為科學測試的樣本。
科技日報:為何世界衛生組織會將您研發的測試方法作為實驗室測試范本發布呢?
德羅斯滕:這是因為我們在一個與國際組織合作的實驗室團隊中,這一測試方法得到了一系列實驗室的介紹和推薦,他們幫助驗證了該診斷測試方法。正如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驗證的結果顯示,這一方法特別有針對性。在其他感冒病毒和呼吸道病毒的樣本中,它不會出現錯誤的陽性反應。我們聯合倫敦、香港、鹿特丹等地的實驗室,做了大量的試驗,證明我們的測試只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對于其他的病毒不會產生陽性反應。當人們想做一個檢測方法時,這樣的驗證非常重要。這樣人們可以知道測試方法的失誤率有多高。
科技日報:在實驗室還沒有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下,您如何能快速研發出診斷這種病毒的方法?
德羅斯滕:我們不需要(拿到病毒)。在蝙蝠和其它動物中有許多同類的病毒。我們做了一個原則性的測試,它可以捕獲不同的病毒,包括來自蝙蝠的病毒(與新型冠狀病毒相似)。這對于醫學應用來說是一樣的。來自人體的病毒如果產生變異,那就是一個新的病毒。因此,我們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新冠病毒的一個片段,用它的控制物質來驗證我們的測試方法。我們研究病毒時經常會這么做。此前我們針對SARS病毒做過深入的研究,其中就包括修改SARS病毒的基因。
中國發布病毒全基因序列至關重要
科技日報:中國在1月10日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序列,這對研發針對性診斷套件有什么意義?
德羅斯滕:這非常的重要。我們在此之前就已經有了原則性測試,但是直到這個基因序列公布,我們才能夠看到,我們的方法是正確的,可以準確探測到這一新的病毒。
科技日報:您認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究,哪些研究方向成功的希望更大?
德羅斯滕:關于相關的治療藥物,已經有一些可能獲得成功的想法,一些候選(的方案)。目前很多科學家優先考慮的是能夠抑制病毒復制的分子。這樣的藥物有的進行了部分動物模型試驗,還有的已經有了早期的臨床研究經驗。至于這些藥物何時能夠得到應用,關鍵還是要看具體藥物的療效。即便研發出可以很好地抑制病毒的藥物,對于病毒性肺炎患者而言,及時診治也很重要。
冷靜看待確診病例攀升
科技日報:中國確診的病例已經超過7000(截至1月30日中午),您怎么看待這個數字?
德羅斯滕:只看數字的話這當然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我想,實際上還有許多輕微患者沒有確診。這些患者可能病情較輕,沒有明顯表現出來。這也是疫情初期非常正常的情況。因此,不能怪任何人,這很正常。當疫情來臨時,輕微患者開始時無法被識別出來。(現在確診了很多人)這實際上也是好事,因為許多被確診感染的患者還沒有很嚴重的癥狀。
科技日報:有報道稱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可能比嚴重的流感低,您是怎么看的?
德羅斯滕:我認為還有很多感染者,沒有被登記確診,也不會死亡,他們被輕微感染。我們現在得到的死亡案例的比例可能被過高估計。當然被感染對每一個個體都不好。但是對于科學評估,要統計更準確的輕微患者的數據,這樣我們可以看到,死亡率會低很多。只是,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測試所有可能的患者也不太可能。
科技日報:對于如何應對沒有癥狀的感染者,您有什么建議?
德羅斯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現在還只能假定沒有癥狀的感染者也可能具有傳染性,但目前還沒有看到具體的數據。對于科學而言,僅僅只有斷言是不夠的。人們必須要能回答所有的問題,展示具體的數據。比如一個團體的試驗,從感染的第一天開始,每一天每一位成員的變化情況等,包括體溫的變化、呼吸道的炎癥等等。詳細的觀察數據,將有助于研究有針對性的篩查方法。很多時候,不是沒有癥狀,只不過患者沒在意而已。
中國政府已經盡了最大努力
科技日報:您如何評價中國政府采取的果斷措施?
德羅斯滕:這顯然是在中國才可能的事,中國的人口這么密集。如果它能很好地運行,那應該會是一個很有幫助的措施。因為我們清楚這樣的事實,患者或個人不隨便外出,減少聚會和人群聚集肯定是有益的。幾天時間很快就會過去。
應該指出的是,目前中國已經做了自己能夠做的(一切),也許甚至超過了它所能做的。只是仍然還有疾病,人們必須顧及這一點。
(責任編輯:DF520)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