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科技抗疫一線 與病毒標本打交道的日日夜夜

            2020-02-01 23:36:05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科技抗疫一線丨與病毒標本打交道的日日夜夜

              與病毒標本打交道的日日夜夜——一位感染病科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自述

              有這樣二十幾個人,他們沒有去武漢“前線”,而是在后方的實驗室里,但同樣是和病毒作斗爭。

              他們以院為家,吃喝拉撒睡全在實驗室解決。

              每一位來院就診患者的檢測標本都要經過他們之手,并最終得到確定。他們就是陸軍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感染病科實驗室的科研工作者。以下為其中一位戰士的自述。

              自述者:況雪梅?陸軍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感染病科實驗室(核酸檢驗組)工作人員

              今天已是1月31日……明明才過了一個星期,怎么感覺在實驗室待了半年了呢?

              事情太多,腦袋缺氧。

              大年二十九的時候,我所在的感染病科實驗室20幾個同事接到通知,讓24小時待命。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們中很多人都沒有回過家。因為人手不夠,還從其他科室抽調人員補充。其實,此時我們已經開始對一些發熱患者標本進行檢測。

              大年三十一早,我們感染病科主任、陸軍軍醫大學援鄂醫療隊專家毛青教授組織科室開了一個緊急會議,明確感染病科實驗室作為確診實驗室,并對后續的工作作了安排,叮囑大家保護好自己,不分崗位、不分身份,積極應對疫情。

              我們實驗室被分成四組:臨床檢驗組、核酸檢驗組、呼吸道抗原組、后勤消毒組。譚朝霞、張娟是主要負責人。在最開始疫情沒有那么嚴重的時候,實驗室的同事都是自愿原則,但是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堅守、選擇留下來。再后來,接觸病人和標本的同事都不回家了。

              不回家,吃住成了問題。做完實驗,我們穿著隔離防護服,一穿就是5、6個小時。幾個小時下來已經累得不行,大家都是咬牙堅持,更別說出去吃飯。一有空閑最想做的就是放松、緩一緩。所以,我們吃住的問題就只能辛苦后勤組的同事,他們幫忙訂飯、準備洗漱用品,譚朝霞帶著臨檢組沒做實驗的同事給我們收拾房間安排床鋪。這樣,讓我們做標本的人,下班之后可以舒舒服服的睡一覺,其實大家心里都想著實驗,也很難睡得踏實。

              我所在的組是核酸檢驗組,有些同事是臨時借調,之前沒有經歷過這種高強度的工作,但沒有一個人推脫,來了立馬進入角色,不會的學了就上崗。我們基本上是24小時保持“戰斗”狀態,來了標本就做。同事們知道病人很著急,因為病人取了樣本后,暫時是不能離開醫院的,必須要等到檢測的核酸結果是陰性才能走。所以我們的動作越快一分鐘,病人在外面等待的時間就縮短一分鐘,但是最短也要三四個小時。這樣一個來回下來,全身都被汗水濕透了。有同事開玩笑說,恰好這幾天沒有運動,當鍛煉身體、減肥了。

              這些天,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超負荷在運轉,就像大家常說的,女生干了男生要干的事情,男生干了牲口要干的事情。

              后勤消毒組的同事張維,也是臨時抽調來的,自從來了之后就沒有回過家。家里的小孩兒發燒了也沒顧得上。同事們都勸她,抽空回去看看,但她總是說沒事,家里有人照顧,然后又開始幫我們配消毒液、分標本,其實大家都知道她心里很難受、很著急,只是不想我們擔心。

              實驗室向小梅平時喜歡養花,她專門把自己家里面養得最好的一盆蘭花和一盆臘梅端了過來,讓大家有空的時候“欣賞”一下,瞬間就感覺有了生活的氣息。在這里,我們面對的不僅僅只是嚴肅的工作,不僅僅只有可怕的病毒,其實還有溫馨得像家一樣的氛圍。

            (責任編輯:DF520)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