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新辦發布會!工信部部長苗圩答疑如何推進5G建設6G
有關5G的話題備受關注。在1月20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圍繞網絡強國建設情況介紹,去年6月份正式啟動5G商用,到年底全國共建成5G基站超13萬個,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超1377萬部,國產5G手機芯片投入商用……
今年5G推進工作將有哪些“日程”?如何解決5G建設高成本問題?6G時代將有哪些新愿景?苗圩等進行了回應。
?談應用:
遵循“二八定律”與“沿途下蛋”策略
2019年正式啟動5G商用,并取得了積極進展。苗圩介紹,要打造高品質5G通信網,持續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加大投資,穩步推進5G網絡建設。
“今年在國際電聯R16標準正式確立后,要重點加快獨立組網的網絡建設,這樣才能進一步顯現5G性能;另外,大力探索面向行業的5G網絡架構,切實滿足各個行業的個性化需求。”苗圩說。
在培育垂直行業應用方面,苗圩提到了“二八定律”。他進一步解釋,5G除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問題外,更大程度上是要解決物和物之間、物和人之間的通信問題,粗略估計大約20%用在傳統消費物聯網上,80%用在物聯網特別是工業互聯網上。
在苗圩看來,5G超高速率將使手機刷屏更快,滿足部分高端消費群體對虛擬現實、超高清視頻、大型網絡游戲的需求,也可以通過5G網絡建設解決一些城市熱點地區網絡擁塞現象。但更大的“藍海”還在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領域。“要利用5G技術更好地幫助工業企業建立起內網,推進生產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推動5G應用從物流、監控等生產外圍環節向仿真、控制等內部環節延伸。”
而從3G、4G發展情況看,應用發展需要循序漸進、不斷完善。“5G應用涉及很多新興領域,在培育過程中可采取‘沿途下蛋’的策略,使5G應用不斷落地。”苗圩提到,他們正在推動汽車、通信、交通和公安相關標準委員會建立合作機制,加快完善車聯網標準體系,同時加強車路之間協同,降低車輛成本和售價。
談成本:
讓多個基站掛在一個“鐵塔”上
有業界人士提到,對于5G的投資,就像對新一輪網絡技術革命的投資。“投資,是必須得投的,因為它是未來整個網絡演進的重要走向,誰不投資,在這方面誰就落后了。當然,投資是有壓力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說。
聞庫提到,去年是5G網絡建網初期,各大運營商都加大了網絡投資,待5G運營規模化發展之后,運營商逐漸顯現出投資回報。
由于5G建設的高成本情況,運營商已經開始協商共建共享。聞庫表示,這些年一直在做共建共享。比如,以前每個基站一個“鐵塔”,自從鐵塔公司成立以后,運營企業很多基站都掛在一個“鐵塔”上,這樣可以減少在用地、用站、用電等方面的成本問題。
另外,為了更有效地投資建設5G網絡,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商量合力共建一張覆蓋全國的5G網絡。“這也是巧合,這兩家頻率是挨著的。所以兩家的5G可通過一個站共享兩個網絡,200兆的帶寬通過一個基站就可以覆蓋,這樣會產生更好的投資效果。”聞庫說。
談6G:
“既著急,也不是那么著急”
眾多周知,目前通信技術更迭一般是十年為一個周期。隨著5G商用,不少人對于6G也產生了不少好奇。聞庫介紹,雖然很多國家放出有關6G的消息,實際上,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在6G方面很早就做了部署。“2017年底著手開展這項工作,2018年組織一些專家對6G進行討論,大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認識,6G既著急、也不是那么著急,目前還得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5G剛剛開始發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所謂‘著急’就是要早把它布局下去、早進行研究,但現在不能說6G具體就是‘什么’。”聞庫表示,5G工作很多愿景的實現還處于應用摸索階段,關于6G還在觀察哪些應用是5G滿足不了的,有哪些技術是想在5G實現但還沒有實現的。
苗圩還提到,5G時代全球統一標準的好處不言而喻,在6G時代還要致力于推動全球統一標準,“堅持開放合作這條道路,絕不會關起門來自己研究中國的標準”。
(責任編輯:DF529)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