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在中山舉行

            2020-01-21 15:50:41     來源:人民網

            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在中山舉行

              為培育公益精神,促進公益合作,1月18日至19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與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香港洛士文基金、澳門基金會共同舉辦的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在廣東中山市舉行。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席王家瑞在開幕式前會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粵港澳理事代表,出席并啟動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及系列公益活動。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粵港澳理事代表,廣東、香港、澳門及臺灣的青少年和大灣區公益機構代表近千人參加活動。

              搭建公益新平臺

              活動以“互鑒·合作·共融”為主題,恰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即將一周年之際,來自兩岸暨港澳關心公益、熱愛公益的機構人士與青少年共話公益,共商合作,共謀發展。

              中國宋基會副主席于群在致辭時指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的工作是一項凝聚愛、撒播愛、傳遞愛的事業。我們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青少年公益年會,就是要為青少年搭建一個公益交流平臺,進一步弘揚公益精神,推進內地與港澳青少年在公益等領域交流交往,助力青少年不斷開闊視野、提升能力、完善自我。

              香港洛士文基金創會會長胡曉明說,活動凝聚兩岸暨港澳的年輕人認識、交流,有助于共同合作推動大灣區發展。香港洛士文基金由愛國愛港人士發起,未來將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的持續發展,積極推動青少年間的交流合作。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表示,粵港澳青少年公益年會將青年和公益專才聚首一堂,互相交流,共同合作,相信年會有助推進公益事業,傳播公益精神,培養公益人才。

              廣東中山市委書記賴澤華表示,青少年是希望和未來,應該放眼灣區、逐夢灣區,“本次公益年會彰顯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合作交流的無限活力和美好未來,歡迎廣大青少年來中山學習生活、就業創業。”

              傳播公益正能量

              深圳市基金會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陳行甲以及來自香港、澳門、臺灣、中山的青少年代表分別講述了他們的公益故事和志愿服務經歷,分享自己因參與公益而遇到的人生精彩。

              活動中,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代表發出共同倡議:從我做起,人人參與,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人人愛公益,人人做公益,在公益行動中發光發熱,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遇見更加閃亮的自己。

              此前,年會組委會面向社會開展了征集年會標識和主題歌活動,以愛為主要元素的標識在百余件報名作品中脫穎而出。年會主題歌《我們是愛的薪火》旋律優美、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秘書長吳殿武向會徽創作者代表馮家興、會歌創作者連向先頒發作品入選證書。

              開幕式后,與會領導嘉賓與青少年代表共同參觀“我的民俗相冊”攝影作品展和中山市慈善萬人行專題展覽。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拍攝的百余幅代表作品,生動反映了陜西、福建、貴州、北京等地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呈現了諸多動人的公益故事。

              年會還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實踐研究報告》,舉辦公益義演晚會、“青少年公益年會杯” 粵港澳大灣區棒壘球邀請賽等各具特色的公益活動。

            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在中山舉行

              參觀瞻仰翠亨村

              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期間,百余位港澳青少年走進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瞻仰了解孫中山生平,在翠亨村體驗嶺南特色民居民俗。

              “走進紀念館,好像看到孫中山先生從出生到老,怎么為中國的改變,先學醫,又棄醫從政,終身為中國革命奮斗。”澳門濠江中學學生馮灝賢深有感觸。“參觀紀念館時,看到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起義失敗了許多次,仍一直繼續前行,對這種革命精神印象深刻。”

              來自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吳彬亦說,在學校近代史課堂學到辛亥革命等歷史時,就覺得孫中山先生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十分可貴,“他有建設中國這樣一個偉大的目標”。參觀翠亨村,才知道孫中山先生出身貧困,但卻成為一代偉人,對此很有觸動。

              當地特色的民居也令港澳青少年充滿興趣。來自香港慕光英文書院的中學生呂雨澄說,第一次見到用生蠔殼拌上糯米、黃泥、紅糖等砌成的蠔殼墻,覺得很特別。她的同學陳怡橦覺得,孫中山先生故居門口的一片樹林非常自然、美麗。翠亨村這樣的舊民居在香港已難見到,今天參觀此地,十分欣喜。

              在中山紀念中學,港澳青少年與該校學生分組交流,一段小雞舞過后,孩子們迅速地熱絡起來。他們在攀巖項目中互相打氣,一同欣賞香港海事青年團帶來的軍鼓表演以及中山紀念中學學生的小提琴演奏。臨別之際,同學們圍著新結識的小伙伴,依依不舍地告別。(記者毛磊)

            [ 責編:鐘蕾蕾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