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高清盜版片黑產背后:上線即被盜 組織者輕松掙千萬

            2020-01-19 10:12:45     來源:鳳凰網

            最近,熱門系列劇《愛情公寓5》的開播賺足了大眾的眼球,目前在愛奇藝電視劇頻道熱度指數排名第一。但同時,有人也借著熱播劇的盜版資源狠賺了一筆。

            有網友爆料稱,今年《愛情公寓5》開播僅幾分鐘之后,有網站就已出現了該片前8集的盜版視頻資源,而后續的盜版資源也與視頻平臺的更新速度保持高度一致。

            據了解,有犯罪分子以傳播盜版影視資源為賺錢途徑已牟利上千萬。為何盜版屢禁不止?

            盜版比正版只延遲幾分鐘

            “我看電視劇、電影都是從微信號下載片源,已經好幾年了。”北京的王女士向中新經緯記者坦言,自己是盜版影視劇的常客。“以前是懶得充VIP,后來就算充了也習慣在這里找資源,比較方便。”

            中新經緯記者關注王女士所提及的“影視資源”公眾號后,發現其菜單欄注明了影視劇、小說、漫畫等資源的獲取途徑。點開相關鏈接后,便可看到數十部電視劇及電影的百度網盤下載地址,其中便包括上線不久的網劇《愛情公寓5》《唐人街探案》以及正在上映的電影《冰雪奇緣2》等。

            《愛情公寓5》的下載界面

            截至發稿前,網盤內的《愛情公寓5》與《唐人街探案》資源已均更新至12集,與視頻網站的VIP可看進度一致。“有時候這里面的網劇進度比視頻平臺還快,比如《陳情令》就是提前出了全集,我一口氣看完的。”王女士補充道。

            中新經緯記者了解到,該公眾號提供的視頻資源大多較為清晰,但有時也會出現模糊、帶明顯水印的版本,如他人在影院簡單翻錄的“槍版”電影,聲音、畫面較為劣質;甚至還曾出現過未經后期處理的“綠幕版”片源,演員威亞赫然出現在屏幕當中,未作處理。

            免費盜版片真的不盈利?

            雖然在一些消費者看來,自己能免費輕松觀看盜版片源,但這并不意味著其背后的不法分子不會憑借盜版資源盈利。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上述公眾號除了分享大量影視劇下載地址外,還在各個頁面內投放了電商平臺購物優惠券等廣告,以及部分小說、漫畫等第三方付費平臺的二維碼。

            王女士稱,自己在幾年前還被該公眾號的客服人員拉進某個線上活動的微信群。“就是一個以拉人頭、助力為主要途徑的‘薅羊毛’群,最后保守估計他們應該賺了幾萬元。”

            據了解,有不少犯罪團伙以不法手段獲取盜版影視資源,并借此以多種途徑獲得巨額收益。

            2019年11月,上海市檢察院宣判了一起侵犯著作權案件:2017年至2019年3月期間,被告人陳某等7人經營管理"最快資源網""131資源網"等多個非法網站,形成了線下制作源頭、線上傳播網絡的完整盜版產業鏈,對包含《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等在內的兩萬多部影視作品在其經營的盜版影視資源網站播放。

            與此同時,被告還在視頻鏈接中添加境外賭博廣告以牟利,非法經營數額高達1250萬余元。最終,被告人陳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五十萬元;其余被告人也得到了相應判處。

            而除了靠免費盜版片獲取流量,以廣告等方式變現的途徑外,更直接的盈利方式就是直接售賣盜版資源。2019年4月,媒體報道稱河南公安機關已打擊2個制作銷售高清盜版電影的犯罪團伙,截止案發,這2個團伙共制作盜版影片320余部,初步估算非法獲利700余萬元。

            經查,此案犯罪嫌疑人通過盜取密鑰、克隆GDC服務器,對正版影片進行翻拍、制作、加密成盜版高清片源,向全國各地點播影院銷售,向點播影院收取押金、片源費非法牟利。

            經過多年的發展,盜版資源的線上、線下交易已通過各類社交媒體與網絡平臺形成了產業鏈,同時也給視頻版權方帶來了負面影響。

            2019年一度大熱的影視劇《慶余年》便是其中一個例子。該劇在視頻平臺播出后,網上出現了大量盜版內容,甚至在未播出完畢時,全集內容的盜版資源便已流出。該劇官微屢次發文號召抵制盜版,并稱此類行為嚴重不尊重創作者,侵犯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也涉嫌構成刑事犯罪、侵犯著作權罪、侵犯商業秘密罪,權利人再次向公安機關及人民法院報案并立案。

            截圖來源:微博

            針對上述現象,中國版權協會版權監測中心主任吳冠勇稱,《慶余年》侵權鏈接已近4萬條,而這種情況的發生則與片方、發行方、平臺方把控不嚴有關。

            盜版屢禁不止,問題出在哪?

            影視劇資源盜版問題,在近年內已成為業內關注、打擊的焦點之一。

            有從業者分析稱,盜播侵犯了著作權人的著作權,是一種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被人輕松取走的視頻背后,看似被盜走的只是流量,實則創作人付出的辛勤勞動就此付諸東流。目前,網絡盜播問題已經成為互聯網視頻行業的一大頑疾,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侵權成本低,同時維權成本較高;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的“盜版鏈”隨時可能出現。另外,盜版的橫行還與大眾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認識不足有關系:大眾對于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以及盜版帶來的負面影響缺乏認識。

            “線上盜版的產業鏈可以說是無本萬利,在暴利的刺激下,就會有很多人通過不法手段謀取利潤,形成黑色產業鏈,在此之上發展出各種獲取盜版資源的途徑。此外,許多線上交易是在微信群等社交平臺上進行,比較難被及時監控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表示,盜版資源的線上交易實質上與其他假貨買賣相似,都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裂變,使得產業迅速發展,交易成本持續降低。

            劉曉春指出,盜版交易很難通過傳統方式進行有效打擊,而是需要第三方的技術平臺實現專項監測,提高相關技術與基礎建設。另外,從法律層面來講,應加大對版權的司法保護力度,如提高法定賠償限額、提高違法成本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