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給搶票軟件套上“法律籠頭”
春節臨近,春運趨熱,面對一票難求的情況,許多第三方搶票軟件紛紛顯露身手,爭相推出收費“加速包”業務,提供諸如VIP加速包、好友助力等搶票服務。由于搶票人數多,一張火車票有幾十元甚至百余元的服務費,而許多通過正常渠道購票的乘客卻買不到票,給春節回鄉之路添了“堵”。
由于目前有關部門尚未對搶票軟件有明確規定,搶票軟件在法律上仍處于灰色地帶。鑒于搶票軟件與購票秩序和消費者權益息息相關,且存有倒賣車票、侵犯消費者權益、妨礙購票秩序等嫌疑,相關部門應該負起責任,不能再任由搶票軟件野蠻生長,而是應該給搶票軟件套上“法律籠頭”,制定必要的措施。
治理搶票軟件亂象,需要各方動手,齊抓共管,疏堵結合。鐵路等相關部門要規范購票程序,升級系統軟件,嚴厲打擊各類“黃牛”;要繼續優化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緩解旅客購票難問題;特別要關注農民工、老人等特殊群體的購票需求,盡力保證合法渠道購票公平。
廣大消費者也要加強防范意識與維權意識,在權益受損時,要及時止損、及時舉報。同時,相關部門要研究完善相關法律,盡快對個人以及第三方購票平臺的行為出臺明確統一認定標準。尤其是當前隨著購票方式發生變化,以及由此產生的多種多樣搶票手段,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已不能完全適應,迫切需要及時作出調整,在軟硬件升級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網絡搶票的相關制度,更好保障人民群眾便捷出行和自由購票的平等選擇權,讓春節回鄉之路更順暢。
(責任編輯:DF526)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