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昆明“最美護士”街頭急救少年 曾接受希望工程救助

            2020-01-08 09:31:29     來源:北京青年報

              昆明“最美護士”街頭急救少年

              曾接受希望工程救助 希望能盡力幫助更多的人

              楊昆娥抱著少年等救護車

              2020年1月2日清晨,昆明街頭一名14歲的少年倒地,一位護士緊急援救使少年脫離了生命危險,這位護士也被網友稱為“最美護士”。不為人知的是,護士楊昆娥童年貧困,父母早逝,從小受到希望工程捐助。如今她也是一位公益志愿者,曾多次前往山區看望病童。楊昆娥說,“我從小得到了希望工程和社會各界的幫助,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盡力幫助更多的人。”

              緊急救助

              女護士街頭救治少年

              1月2日上午,在昆明市人民中路附近,一名14歲少年暈倒在人行道上,正在路人撥打120電話時,一名身著白衣的女子俯下身來開始為少年進行急救。發現少年身體僵硬且停止了呼吸,這位姑娘開始為他緊急心肺復蘇。

              現場視頻顯示,女孩跪在地上,不斷對少年胸部進行按壓。3分鐘后少年清醒過來,在等待救護車到來時,這位女孩又脫下自己的外衣給少年穿上,并讓他靠在自己身上。經過救治,少年已無大礙,生命體征平穩,能吃能跳,留院觀察一段時間就能出院。

              人們事后才知道施救者是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血管病中心外科監護室護士楊昆娥,因為這次溫暖的施救,楊昆娥也被網友稱為“最美護士”。

              護士楊昆娥

              早年經歷

              獲希望工程救助后入學

              隨后經媒體報道,原來“最美護士”楊昆娥本身就有一段傳奇。

              1991年,楊昆娥出生在云南玉溪,哈尼族人。因家庭貧困,楊昆娥從小跟著來昆明打工的父母住在西郊黑林鋪,11歲前只能在家自學。楊昆娥曾經照著一本《楊家將》的連環畫畫了一幅穆桂英出征的畫,女英雄的故事在小女孩的心中扎下了根。

              12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一位好心人將她的情況反映給了云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還將那幅畫在草紙上的畫送給了青基會的工作人員。2003年,云南青基會通過希望工程,確認了楊昆娥的救助條件。

              12歲的她,終于圓了讀書夢,走進了昆明市西山區黑林鋪團山小學的課堂,直接成為一名三年級學生。

              圓讀書夢

              努力取得本科畢業證

              在團山小學讀書的三年里,校方給予了楊昆娥最大程度的幫助:免除了包括校服、水費、上機費、春游等一切費用。然而,因為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她數學只會10以內的加減法,語文連漢語拼音都寫不全,普通話更是一團糟。

              但是,楊昆娥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家里沒電,她點著蠟燭學習,平時老師和同學會單獨給她“開小灶”,幫她補習。入學第一個學期,她考出了語文95分、數學90分的好成績。第二學期,學校破格讓她直接跳級到四年級下學期,后來還因成績優異做了班長。

              2006年,楊昆娥進入昆明市西山一中,成為一名初中生。初中三年,西山一中全額免除了楊昆娥的學雜費,其余的課本費、住宿費等由云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用社會愛心捐款支付。此外,云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每月資助楊昆娥200元的生活費。

              在西山一中讀完初中后,楊昆娥考上了昆明市衛生學校(現昆明學院醫學中專部)。之后,她再次通過自己的努力,報考了昆明醫科大學繼續教育護理專業,并取得本科畢業證。

              回饋社會

              希望盡力幫助更多的人

              從小受到希望工程幫助,愛心的種子也在楊昆娥心里漸漸萌芽。在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科室也有先心病的孩子和愛心病房,這里可以經常見到楊昆娥和同事的身影。她也經常和同事一起去山區看望走訪先心病的孩子,對貧困山區的孩子進行先心病篩查,這次街頭的救助對她來說,只是眾多救助中普通的一次。

              每到假期,楊昆娥都會到云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做志愿者,在這里她感受到家的溫暖,她就像云南希望工程的“女兒”一樣,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希望工程的理念。楊昆娥說,“我從小得到了希望工程和社會各界的幫助,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盡力幫助更多的人。”

              文/本報記者 張月朦 實習記者 郝若愚

              通訊員 王磊

              統籌/池海波

              供圖/云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責編:劉洋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