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美 國 研究警示全球環境面臨危機 多項成果助人類可持續發展

            2020-01-07 04:02:37     來源:科技日報

            冰川縮退后遺留下的冰磧湖。 新華社記者 劉東君攝

            2019年,美國科學家發出預警,地球在20年前就已停止變綠,全球大河僅1/3可自由奔流,亞馬孫雨林能吸收的碳量在逐漸減少,喜馬拉雅山脈冰川融化速度卻正在加快。如果對氣候變暖趨勢不加遏制,美國科學家給出預測:到2070年,地球所有珊瑚礁可能將消失;到2100年,全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因氣候影響而降低7.22%;整個21世紀或成為一個真菌疾病不斷涌現的時代,過去“百年一遇”洪水或不到30年就來一次,而千年之后,格陵蘭島會成為一個無冰島嶼……

            這些看似聳人聽聞的研究結論提出警示,我們生存的環境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威脅。

            在發聲示警的同時,美國科學家也不遺余力,希望通過科學研究來推動環境治理,維系可持續發展道路。他們提出了看似違反常理但實則有利可圖的解決方案――將甲烷轉化為二氧化碳;給出了制定科學應對政策的新支點――陽光降解聚苯乙烯的速度遠快于此前預期;開發出了新的工藝、新的材料,作為未來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支撐。

            在新工藝方面,斯坦福大學的新型耐腐蝕制氫方案,可大幅降低海水制氫成本,提高效率;華盛頓大學的廢塑料處理新工藝,能將日常塑料廢物轉化為噴氣燃料,變廢為寶;愛達荷國家實驗室的稀土元素提取新工藝,可從工業廢棄物磷石膏中提取稀土元素,經濟上可行,環境危害也很小。

            在新材料方面,哥倫比亞大學開發的分子內單線態裂變材料,可有效提高太陽能(000591,股吧)電池效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開發的“向日葵”材料,解決了“人工向光性”難題,可用來提高太陽能設備的效率;斯坦福大學開發的同時具有三種屬性的半導體材料,可拉伸,可完全降解,并能在應變時保持穩定電氣性能,有望在環境監測方面大展身手。

            (責任編輯: HN666)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