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擘畫共建“一帶一路”新藍圖

            2020-01-06 12:34: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19年10月16日,由中國企業承建的肯尼亞內羅畢―馬拉巴標軌鐵路(內馬鐵路)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車。圖為列車駛入麥馬修火車站。新華社記者 李 琰攝

              2019年10月16日,由中國企業承建的肯尼亞內羅畢―馬拉巴標軌鐵路(內馬鐵路)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車。圖為列車駛入麥馬修火車站。新華社記者 李 琰攝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6年。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6年。

              6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匯眾智、聚合力,不斷從理念構想、頂層設計轉變為務實行動,合作之花次第綻放并結出累累碩果。

              6年來,“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全球經貿往來與人文交流,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成為推動世界共同發展的重要平臺。

              在不久前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詢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與會中外人士表示,在當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加、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共建“一帶一路”將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為強勁的動力,傳遞出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回眸: 交出令人滿意“成績單”

              時光回溯到2019年4月份,古都北京再次見證了共建“一帶一路”征程上又一重要歷史節點。

              39位外方領導人、150個國家、92個國際組織、6000多位外賓如約而至,共赴盛會,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達成了283項務實成果,折射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巨大影響力和號召力。

              共建“一帶一路”,魅力何在?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聚焦互聯互通,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習近平主席一語道破。

              中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揭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成功“密碼”,那就是“一帶一路”建設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了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愿望。

              截至目前,中國已與137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近20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其中既有發展中國家也有發達國家,還有不少發達國家的企業或金融機構與我國合作開拓第三方市場。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等都在扎實推進,瓜達爾港、漢班托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項目進展順利。

              孟瑋說,如果從2011年發出的第一列“渝新歐”算起,被稱為“鋼鐵駝隊”的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已近2萬列。在服務不斷創新中,中歐班列開行數量越來越多,覆蓋范圍越來越大,貨物品類越來越全,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公共品牌之一。

              “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外貿快速增長,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貿易中的一抹亮色。據海關總署統計,2019年前11個月,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合計進出口8.35萬億元,增長9.9%,高出同期全國整體進出口增速7.5個百分點,占中國外貿總值近三成,貿易占比提升2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中國先后與20多個相關國家建立了雙邊本幣互換安排,與7個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對相關國家合計進出口約9500億美元,對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超過100億美元。中白工業園、中阿(聯酋)產能合作園區、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等穩步推進。

              展望:

              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中國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為共建“一帶一路”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優化完善的營商環境。從2020年1月1日起,我國第一部統一的外商投資領域基礎性法律《外商投資法》正式實施,這為新形勢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營商環境,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日生效實施的,還有《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作為中國的一項制度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把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大量行之有效的政策、經驗、做法上升到法規制度,從制度層面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撐。

              中國在深化自身改革的同時,不斷強化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及國際組織合作。

              "一帶一路’建設是新事物,需要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讓共建‘一帶一路’更好地造福各國人民。”孟瑋表示,中方構建并發布了《“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通過成立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建立能力建設中心等舉措,鼓勵各方提高投融資決策科學性和債務管理水平,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可持續發展。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意味著更加開放和切實可行的機遇。“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中最具活力、創新力的領域之一。”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黃勇說,數字經濟的特性決定了其在解決信息不對稱方面的獨特優勢,“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將有助于推動“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在信息基礎設施、貿易發展、文化交流等領域全方位交流合作,有效縮小“數字鴻溝”。

              “共建‘一帶一路’不僅造福了中國,更造福了世界其他國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前院長馬凱碩表示,盡管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正為共建“一帶一路”投下信任票,“一帶一路”正發揮“穩定器”作用,以積極的姿態為全球化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