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
“對項目的跟蹤調研發現,青少年科技素養課程受到鄉村師生的歡迎,學生對科技的親近感因此得以加強,觀察、表達、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顯著提升。”1月5日,在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和中國平安舉辦的“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項目總結暨研討會上,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顧建軍如是說。
“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和中國平安聯合發起,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作為指導單位,2019年,項目在全國1000所貧困地區的鄉村學校落地,受益學生超過30萬人,線上線下培訓校長和老師1萬余人次。
“‘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是在農村學校開展科技教育的有益探索。”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創會會長顧秀蓮說,
要在中小學校開展孩子們喜聞樂見、參與感強的科技活動,用科技的魅力將孩子們從手機、從網絡游戲中爭奪出來。要充分把握青少年成長的黃金時期,培養他們對科技的興趣愛好,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奮斗精神。
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表示,中國平安將回饋社會、建設國家作為企業的初心和使命,未來將繼續推動科教扶貧事業,使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不斷開花結果,助力國家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當天還公布了由顧建軍等教育專家集體完成的《中國大中小學生技術素養發展的年度報告》和對“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項目的跟蹤調研成果。調研發現,科技素養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科能力的培養有顯著幫助。另一方面,調研認為,鄉村中小學在科技教師的教學能力建設、實驗教學的空間建設、科技教育資源供給的可持續發展機制建設以及鄉村社區的科技文化建設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