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朱彤?通訊員?楊曉東
1月2日,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第五屆牧民表彰大會上,喀拉瑪蓋鄉塘巴勒村牧民吾列吾·駝哈達哈孜笑得合不攏嘴,他和其他五位駱駝養殖農牧民每人領到一輛價值10萬余元的小轎車。
3年前,吾列吾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山上放牧為生。經過三年的養殖發展,如今他的家里養了30多峰駱駝,一天產奶達50公斤以上,月收入達3萬余元,生活是越來越好了。
當日,福海縣一家駝奶龍頭企業,為71名在健康養駝、誠信合作等方面做出積極貢獻的養駝牧民,發放獎金和獎品共計100余萬元。
2016年,福海縣金融機構“牽手”當地駝奶龍頭企,依托駱駝產業,創建了“農信社+企業+養殖基地+專業合作社+養殖戶”的產業鏈金融扶貧模式,使得福海縣駱駝這一優勢資源很快轉化為帶動貧困農牧民致富的支柱產業。
這一模式以優惠利率向貧困戶發放至少10萬元駱駝養殖貸款。駱駝產奶后,企業按訂單以不低于市場價的保護價將合格鮮奶全部上門收購,貧困戶以駝奶款來償還金融機構貸款。這一模式也因此被農業部中國畜牧業協會命名為“福海模式—中國畜牧產業扶貧優秀模式”。
窩依闊拉村村民吾木爾別克·木斯爾汗,2015年在當地政府宣傳帶動下開始養駱駝,如今家中已有100多峰駱駝,年收入突破80萬元。
據悉,該模式自2016年實施以來,已累計為642戶貧困戶提供了擔保貸款8000余萬元,到目前未產生一筆不良貸款。2018年至今,通過4家養殖合作社共吸納和安置當地哈薩克族牧民就業108人,人均年收入5萬元以上,實現富余勞動力轉移1315人。截至目前,福海縣駱駝養殖戶已發展到2200戶,駱駝數量達到2萬余峰。
?
圖為牧民在領獎。福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
圖為去北京參加會議的牧民代表。福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