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實現民生福祉改善與提升

            2020-01-04 19:38:31     來源: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實現民生福祉改善與提升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顯著成效,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顯增強。”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邢偉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目標肯定能夠如期圓滿實現。

              邢偉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對應著明確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收入等衡量維度和評價指標,而是要實現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體現為民生福祉的改善與提升。”邢偉表示,我國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補齊民生短板,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努力彰顯社會公平正義,實現高質量的小康和全面發展的小康。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2018年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6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國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2018年居民預期壽命達到77歲,嬰兒死亡率下降到6.1‰。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2018年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覆蓋分別超過9億人和13億人。

              邢偉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突出表現為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整體脫貧。“貧困地區和困難群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貧困群體沒有實現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是不完整的。”邢偉表示,2019年我國共計1000多萬人實現脫貧,340個左右貧困縣摘帽。我國農村從普遍貧困走向整體消除絕對貧困,成為首個實現聯合國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對全球減貧貢獻超過70%。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休止符’,而是大步邁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堅實基礎,是通向下一個更加宏大目標的新起點。”邢偉表示,“我們堅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也一定能順利實現。”

            (責任編輯:DF529)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