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樹文 科技日報記者?王春
民營科技企業直接參與市場競爭,了解市場動態和需求,深度參與到高新技術產品研發、技術成果產業化和技術服務,是最活躍、最有創造力的創新主體。
1月2日,上海市在提升民企創新活力上做出重要決策部署:上海市10家企業重點實驗室和10家技術創新中心集中授牌,主要面向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
10家上海市技術創新中心授牌 圖/主辦方供圖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民營企業必須通過技術創新帶動產品創新、市場創新、資源配置創新和組織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上海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前期調查他們發現,上海市民營企業,尤其是行業龍頭企業對創新發展意愿強,對承擔科技創新基地建設的積極性高。“承擔科技創新基地建設能夠讓企業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參與上下游產業鏈創新、凝聚研發方向,是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
目前,我國民營科技企業占到民營企業的4%,研發投入占民企投入的50%以上。記者了解到,上海市級科技創新基地756個,其中126個市級重點實驗室中,僅有11個依托企業建設,且全部為央企或市屬國有企業。在全市759個科技創新基地中依托民營企業建設的151個,占比約20%。
吸引國際高端人才解決關鍵技術難題
人工智能成為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重大機遇。但是,當前我國人工智能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科研機構和企業尚未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圈和產業鏈,缺乏系統的超前研發布局。
上海依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依圖科技)是國內從事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開發的一家科技獨角獸企業,此次承擔了上海市醫療圖像與醫學知識圖譜重點實驗室建設,也是上海市第一個醫療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據悉,上海市企業重點實驗室旨在引導民營企業組織高水平應用基礎研究,推動學科發展,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開放共享先進創新資源。
“醫學知識圖譜是智慧醫療的核心關鍵基礎,它把人類醫生無法標準化的知識信息,通過知識圖譜轉化形成計算機能夠標準化理解的相應知識點,”上海依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依圖實驗室副主任張麒表示:“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我們把它做成開放的平臺、人才交流的平臺,真正能夠面向行業、引領行業的平臺。”
據悉,自籌備實驗室建設的幾個月以來,依圖已引進著名人工智能專家、IEEE、IAPR Fellow 顏水成教授擔任重點實驗室主任,上海大學張麒副教授等首批中青年專家也已陸續加入。實驗室將加快引進醫療、人工智能、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的知名專家,集中力量圍繞醫療圖像和醫學知識圖譜的關鍵問題開展技術攻關,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實現在醫療場景的轉化應用,推動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的創新與發展。同時,實驗室將邀請行業內相關領域專家組建學術委員會,進一步促進學術交流和技術推廣。
瞄準產業鏈中高端,支持民企撬動國際產學研資源
上海市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實力與大型國企和高水平科研院所相比仍然較為薄弱,許多民營企業資助創新能力仍需要依靠外部力量支撐。“國企大、外企強、民企弱是上海市市場主體在科技創新上的主要特征,” 上海市科委負責人表示,國企內在創新動力不足,外企融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不夠,民企在科技創新上有強烈愿望,但是創新實力普遍不強。
總部位于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上海迪賽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迪賽諾)掛牌成立了上海市抗艾滋病病毒藥物技術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旨在引導民營企業面向重點產業創新需求,開展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為企業孵化培育發展提供創新服務。
迪賽諾是中國首批從事抗艾滋病病毒藥物開發并獲得該類藥物生產批文的企業之一。公司在藥物原料領域已具有多個系列數十個品種的規模化生產能力,其中艾滋病治療藥物、抗瘧疾藥物等系列藥物原料產品已在全球仿制藥物原料市場上占據了重要地位。
迪賽諾副總經理蔡志剛表示,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在市場、成本、管理、人才等方面并沒有多大優勢,唯一能建立起競爭壁壘的就是依靠知識產權保護的技術。“公司目前在全球原料市場占到三分之一,下一步將通過技術研發降低成本將藥物原料市場提升到50%,制劑方面進入到全球抗艾滋病市場的中高端。”?
“雖然在抗艾滋病病藥物研發的技術轉化上有一定基礎,但是從基礎研究上公司的研發能力還不是很強。” 蔡志剛表示,最新掛牌的上海市抗艾滋病病毒藥物技術創新技術中心將通過和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聯合實驗室,技術委托共同開發的方式,更多吸引國際資源,支持抗艾滋病新藥研發的技術做到更精、更好。
依托民營企業力量建立市級的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平臺將推動企業從調動自身內部資源的創新,上升到整合國內外高校、行業資源等產學研上下游合作,將對相關行業起到推動作用。此外,民營企業參與的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將分別對企業類國家實驗室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起到示范作用。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