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科技成就“中國夢”,精神抖擻再出發

            2020-01-01 19:09:3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王迎霞等

            科技日報記者 王迎霞 張景陽 張蘊 趙漢斌 俞慧友

            通訊員 李寶樂 張偉明

            ????每一粒熬過冬天的種子,都有一個關于春天的夢想。

            中國人要圓“中國夢”,科技當仁不讓地成為引擎。

            2019年最后一天,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新年賀詞一經發表,令廣大科技工作者既溫暖又振奮。

            這一程,山遙水闊,前路迢迢。有道是,任重道遠,事在人為。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精神抖擻再出發!

            寧夏: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我們不懼風雨,也不畏險阻”。用新年賀詞中的這句話形容寧夏堅定不移探索欠發達地區科技創新發展新路的歷程,再貼切不過。

            2019年12月29日10時整,寧夏境內首條高鐵開通。早在這之前,寧夏兩家企業研發的技術就在“復興號”高速列車上得以應用。? ? ? 錢建忠 馬楠 攝

            寧夏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郭秉晨說,回望來路,廣大科技工作者牢記總書記視察寧夏時關于科技創新的囑托,持之以恒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取得了積極成效。

            深入推進東西部科技合作,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狠抓落實“兩高”培育建設,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寧夏科技人正視差距,補齊短板,夯實基礎,交上了一份漂亮答卷。

            2018年R&D排名上升到全國第19位,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躍升至第23位。國務院對科技創新兩項工作給予通報激勵,科技部將寧夏科技創新實踐稱為“寧夏現象”。

            成績來之不易,但對標發達地區,仍需揚鞭奮蹄。

            “新的一年,科技部門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為支撐引領自治區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郭秉晨表示。

            內蒙古:科技助力產業綠色發展

            2019年最后一天,上海交通大學包頭材料研究院院長董樊麗感想頗多。

            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高純氧化鋁中試產業化項目 受訪方提供

            “賀詞中提到內蒙古大草原壯美亮麗,不禁讓我想起了總書記去年7月前來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而構建生態安全屏障,離不開科技支撐下的產業綠色發展這一環。”她說。

            董樊麗所在的研究院,是一個攜帶長三角地區科技成果和人才資源來到黃河“幾”字最北段開展技術服務和轉移轉化工作的平臺。

            經過4年多開拓,研究院高純氧化鋁等5個項目中試成功并投產;技術支撐的3個重大產業轉型升級項目分別在鄂爾多斯等地開工建設并將于今年投產,帶動直接間接經濟產值將超百億元。

            “2020年,我們將‘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董樊麗稱,研究院力爭在祖國北疆打造一個亮麗的校地合作平臺,助力產業綠色發展。

            青海:這是指引前進的沖鋒號

            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飽含深情。

            青海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莫重明用了三個詞形容第一時間聽到新年賀詞時的感受。

            “回顧了一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描繪了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高超智慧、堅持改革創新的非凡勇氣、強烈的為民情懷和政治擔當精神。”莫重明說,這是指引我們做好2020年各項工作、在新時代把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的沖鋒號和動員令。

            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

            青海省多能源互補發電聯合運行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重大科技專項——魯能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范工程50MW光熱電站 青海省科技廳供圖

            青海省科技部門將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新年賀詞精神與推動全省科技事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科學謀劃新時期科技工作,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水平,為打贏三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貢獻力量。

            云南:我們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2019年12月31日晚,云南昆明火車站,廣場大屏幕實時播放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2020新年賀詞。

            李黎是該站一名工作了4年的客運員,他說:“總書記提到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時,我特別激動,當時我也是在昆明站站前廣場看完整場閱兵式的。正是因為祖國的強大,才有我們今天安寧美好的生活。”

            昆明火車站 受訪方供圖

            旅客白元福認為,新年賀詞給大家增添了信心和力量,特別是“我們要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這句特別能打動人,“大家要一起團結努力奮斗,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好”。

            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國鐵路事業飛速發展,特別是云南鐵路,開通了大理、麗江、河口、蒙自等方向的動車,還推出了電子客票,讓旅客出行體驗更加便捷、安全、美好。

            “我將用心做好每一項服務,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李黎說。

            湖南:全面建設創新型省份

            2019年,在創新型省份建設中,湖南真抓實干,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童旭東總結為三個“新”。

            “新”能動是指產業項目建設年、100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加大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戰力。

            “新”提升是指省級財政科技投入增長30.7%,實現研發獎補全覆蓋,研發投入總量較上年度增20%以上,投入強度預計達2.19%。

            梅溪湖國際新城 劉武?供圖

            “新”思維意味著“自我革命”,讓科技工作在改革陣痛中前行。

            長株潭國家自創區擴容,“海納”岳麓山、馬欄山等“兩山”及26園區;郴州獲批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實現科技專家服務團對所有縣市區、科技特派員對所有貧困村的“兩個全覆蓋”,成就全國首創的科特派“湖南模式”……

            童旭東說,今年湖南將持續加碼,讓科技創新落在實處、落在要處,不斷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科技創新治理模式,助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