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十年磨一劍!國產品種時隔十年再獲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2020-01-01 13:45:0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馬愛平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2019年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關于慈KJH83等192個轉基因植物品種命名的公示》,擬批準為192個植物品種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目錄,其中包括2個玉米品種和1個大豆品種,這是距2009年2個水稻1個玉米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之后,又有中國研究的主要農作物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國產轉基因品種十年磨一劍,意味著今后還有一大批轉基因品種將有可能獲得安全證書,許多舉步維艱,甚至難以為繼的高技術種業公司將可能起死回生,中國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將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時期。”2019年12月3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林敏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給國內自主研發的轉基因品種帶來了一線希望

            過去10年,我國僅有2個水稻和1個玉米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而這三個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在2019年12月11日到期。之后,在歷年國家頒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清單》中,除了國外進口的農業轉基因玉米、大豆安全證書外,再也沒有中國科研單位的轉基因研究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這是2009年8月國家頒發2個水稻和1個玉米品種轉基因生物(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之后,首次擬對除棉花以外的農作物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生產應用)安全證書。這是糧食作物國產轉基因品種商業化的第一步。沒有生產應用安全證書,轉基因品種不得商業化種植。”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原院長、教授劉定富說。

            在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二級研究員肖國櫻看來,國內轉基因作物產業化之路已經很漫長了。國內種業處在效益低下的寒冬,傳統種業也到了采用新技術的時候了,“窮則思變”。

            “國外轉基因農產品我們已經吃了20多年了。2009年我國也給自己研發的轉基因水稻、玉米頒發過安全證書,但最終被扼殺在搖籃里,至今沒有得到進入種子市場的品種審定證書,農民不能種植。時隔10年我國再次給自己研發的轉基因玉米、大豆頒發安全證書,一方面體現了自主研發轉基因品種的舉步艱難,另一方面又給奄奄一息的自主研發轉基因品種帶來了一線希望。”肖國櫻說。

            還需通過品種審定就能實現國內商業化種植

            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之后是否就意味著可以在國內種植該品種?

            林敏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15年修訂) 第三章 品種選育、審定與登記第十五條:“國家對主要農作物和主要林木實行品種審定制度。主要農作物品種和主要林木品種在推廣前應當通過國家級或者省級審定”,目前擬獲得獲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2個玉米與1個大豆,在通過品種審定之前,不能在國內商業化種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轉基因品種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之后,并不意味著可以在國內種植,因為我國《種子法》規定,主要農作物實行品種審定制度,非主要農作物實行品種登記制度,沒有通過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和未經登記的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均不得商業化種植,玉米、大豆均屬主要農作物。2009年獲得轉基因(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的2個水稻和1個玉米品種10年來沒有商業化種植,就是因為沒有通過審定。”劉定富說。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生物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姜韜解釋,按照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獲得安全證書的轉基因項目意味著相繼通過了轉基因實驗室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和生產性試驗等安全管理規范程序。如果是為了推廣而種植轉基因作物以獲得種子,那就還要取得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種子生產許可證,目前還沒有糧食作物獲得過這個許可證,因此都還不能進行商業性種植。如果是農民合法的獲得了轉基因種子,這時進行生產種植轉基因作物則不再需要特殊的批準了。

            “我國主要農作物品種生產應用的門檻很多。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之后,還需要獲得品種審定證書才能在國內適宜區域種植。”肖國櫻也表示。

            產業化前途光明但今后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

            此次公示后,國內轉基因產業化之路的霧霾是否就會散開,漸漸明朗?

            在林敏看來,國內轉基因產業化前途光明,但今后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當前,我國轉基因產業化最主要的障礙是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還不完善,特別是我國最大的糧食主產區還制定了禁止種植轉基因糧食的地方法規,必須盡快消除相關政策障礙,制定和完善更加規范和積極的產業化政策與配套辦法。

            “此次公示的2個玉米和1個大豆轉基因品種若順利獲得(生產應用)安全證書,可以說我國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商業化的應用前景已經明朗,這與10年前2個轉基因水稻和1個玉米品種獲得安全證書不一樣,如果說那時是‘投石問路’,現在則是‘深思熟慮’。”劉定富認為。

            在姜韜看來,我國轉基因產業化之路從來就沒有模糊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2007年到2019年12年間,我國的一號文件8次提到發展轉基因相關內容。

            2013年1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講話中對轉基因做出重要指示,強調“一是確保安全,二是要自主創新。在研究上要大膽,在推廣上要慎重。轉基因農作物產業化、商業化推廣,要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技術規程規范進行,穩打穩扎,確保不出閃失,涉及安全的因素都要考慮到。要大膽創新研究,占領轉基因技術制高點,不能把轉基因農產品市場都讓外國大公司占領了。”

            我國在“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構筑國家先發優勢”部分,明確提出:“推進新型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大豆等重大產品產業化”。

            “‘十三五’還有最后一年,我國的轉基因玉米、大豆都有安全成熟的品種。此次公示意味著‘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的推廣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安排,有望在最后一年得以落實。”姜韜說。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