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穿越6600年,江蘇最早的席子露真容

            2019-12-31 10:48:4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金鳳

            科技日報?金鳳

            江蘇的古人何時開始用席子的,古人的席子長啥樣?30日,記者從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從江蘇淮安的黃崗遺址發現一塊距今約6600年的席子,這也是江蘇境內目前發現最早的一塊席子。

            ?

            考古人員在淮安的黃崗遺址中發現的距今約6600年的席子,受訪者供圖

            一塊約25平方厘米的編織物,因年代久遠,已經有些碳化發黑,但縱橫交織的紋理清晰可見。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甘恢元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塊席子,是在黃崗遺址內一個傾倒垃圾的灰坑里發現的,“當時出土的時候,席子大部分已經爛掉,與一些陶鼎、陶釜碎片和碳化的動物骨頭在一起。”

            考古人員將席子的樣本送到美國的貝塔實驗室經過碳14測量后確定,它的制作年代距今約6600年,處于黃河中游地區的仰韶文化早期,或太湖流域馬家浜文化的中期,“這是目前江蘇出土的最早的一塊席子,從紋理上看像是蘆葦或者竹子,但目前還處在保護階段,所以暫時不能確定具體材質。”

            甘恢元介紹,這塊席子的使用功能還有待考據,“有可能是做涼席,但也有可能是盛放器物的,例如用剛做出來的陶坯就擺放在上面。與席子一起出土的陶器中,有的底部帶有印痕。”

            ?

            帶有席子印痕的陶器,受訪者供圖

            黃崗遺址位于江蘇省淮安市東郊徐楊鄉黃崗村,出土的文物中,有紅陶釜、鼎、陶拍和陶支腳等器物。先民們在這里制陶、捕魚、打獵、采集食物的痕跡和生活圖景,被投射在這些文物上。

            “席子的發現,說明這里在古代植被茂密、水草豐富,古人獲取的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生活也很精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說,出土的幾千片彩陶片上繪制的人像載歌載舞,則呈現了當時無憂無慮的田園牧歌式樣的生活。

            黃崗遺址的器物,與距之約20公里的青蓮崗遺址的器物基本一致。上世紀50年代末,青蓮崗遺址的發現曾轟動一時。但由于遺址核心區被破壞,“青蓮崗文化”雖獲命名,但一直存在爭議。

            “黃崗遺址的發掘,就為青蓮崗文化的論證研究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林留根說,青蓮崗文化繼承了順山集文化,又為龍虬莊文化找到了部分源頭,這對于梳理淮河流域的文化譜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