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漁業法執法檢查報告: 加強調查評估特定品種資源

            2019-12-31 04:03:09     來源:科技日報

            熱點追蹤

            科技日報訊(記者陳瑜)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對漁業法實施情況的報告,近日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這是漁業法自1986年頒布實施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對該法開展執法檢查。

            檢查報告提到,為落實漁業法相關規定,國務院漁業行政部門公告推廣水產新品種215個,2018年全國水產養殖品種改良率51%,共生產淡水魚苗1.3萬億尾、海水魚苗128億尾。

            檢查中同時發現,渤海經濟魚類品種由上世紀80年代的80多種減少到近年來的十幾種,帶魚、小黃魚、鰳魚等已絕跡多年;浙江省帶魚、小黃魚、鯧魚、梭子蟹等四大主要經濟魚類的可捕資源量近年來呈下降趨勢,漁業資源小型化、低層次化、低值化趨勢較為明顯;長江口傳統優質優勢魚類品種逐步減少,蝦蟹等短生命周期品種增加。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武維華說,總體來看,漁業法在各地各部門得到了有效實施,但還面臨一些問題,比如綠色生態養殖發展不夠充分;漁業科技支撐不夠,基層漁業科技推廣網絡不健全,缺乏專門的漁業技術推廣人員;水產種業整體發展滯后,原種保存、良種研發是水產養殖業的短板,部分品種如南美白對蝦種苗供應長期受制于國外供應商。

            武維華建議,應貫徹落實好漁業法關于增殖漁業資源、保護水產種質資源、禁漁區和禁漁期監管、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等法律規定,恢復漁業水域生產力,推動漁業資源永續利用,包括持續開展漁業可捕資源動態監測,加強對特定漁業品種資源量的調查評估,為科學實施捕撈限額制度提供支撐。

            (責任編輯: HN666)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