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文旅部:被取消等級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3年內不得申報

            2019-12-30 15:09:45     來源: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30日訊 為了規范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認定和管理,促進旅游度假區高質量發展,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發了《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受到通報批評處理的,應當及時認真進行整改,整改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整改期限屆滿后,經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報文化和旅游部檢查驗收。通過檢查驗收的,下達整改合格通知;未通過檢查驗收的,文化和旅游部給予取消等級處理。受到取消等級處理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自取消等級之日起3年內不得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辦法》明確,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符合國家標準《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GB/T26358)及相關細則要求;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度假設施相對集聚,經營狀況良好;旅游公共信息服務體系健全;游客綜合滿意度較高;在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土地使用符合法律法規有關規定;主要經營主體近3年無嚴重違法違規等行為記錄;近3年未發生重大旅游安全責任事故;被認定為省級旅游度假區1年以上。

              《辦法》規定,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應當經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向文化和旅游部提交下列材料: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推薦文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認定申請報告書,包括旅游度假區基本信息(含名稱、管理機構、空間范圍、面積、總覽圖等)、度假設施分布和經營狀況、旅游公共信息服務體系、游客綜合滿意度、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等內容;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自評報告及相關說明材料(含文字、圖片和視頻);縣級以上自然資源部門關于土地使用符合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相關材料;近3年無嚴重違法違規等行為記錄和未發生重大旅游安全責任事故的承諾書;文化和旅游部要求的其他材料。

              《辦法》指出,文化和旅游部按照下列程序組織認定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組織專家評審組按照旅游度假區等級基礎評價評分細則,對通過材料審核的旅游度假區進行基礎評價;組織專家或者第三方機構按照旅游度假區等級綜合評分細則,對通過基礎評價的旅游度假區以暗訪的形式進行現場檢查;對通過現場檢查的旅游度假區進行審議,根據需要可以安排答辯環節,確定公示名單;對確定的公示名單,在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公示5個工作日;對公示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發布認定公告。

              《辦法》規定,文化和旅游部建立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采取重點復核與隨機抽查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或者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社會調查、游客意見反饋等方式,對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進行管理和復核。原則上每3年進行1次全面復核。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文化和旅游部給予通報批評處理,并要求限期整改:經檢查或者復核,部分達不到國家標準《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GB/T26358)及相關細則要求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務體系不健全的;游客投訴較多或者旅游市場秩序混亂,且未及時有效處理的;因管理失當,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發生較大旅游安全責任事故的;變更名稱、管理機構或者調整空間邊界未及時備案的;文化和旅游部認定的其他情形。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文化和旅游部給予取消等級處理:經檢查或者復核,與國家標準《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GB/T26358)及相關細則要求差距較大的;存在嚴重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的;資源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發生重大旅游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申報過程中弄虛作假的;文化和旅游部認定的其他情形。

              此外,《辦法》指出,文化和旅游部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對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公共服務、品牌建設和形象推廣等予以支持。鼓勵地方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協調相關部門,在土地使用、金融支持、人才引進、宣傳推廣等方面,對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提供支持與服務,為旅游度假區建設和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責任編輯:cjh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