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雙向發力,將優化供給和消費兩端,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2020年我國經濟工作重點是,在鞏固“六穩”預期的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積極財政政策要圍繞高質量發展精準設計。
全國財政工作會議12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2020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注重結構調整,著力支持打贏三大攻堅戰,推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著力推進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大力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著力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現代財政制度;著力強化財政管理監督,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著力深化國際財經合作,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兩次會議全面部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釋放出更加明確的積極信號。
2019年,財政“加力提效”聚焦于支出端的數量和大規模減稅降費,積極財政政策重點體現在“量”上。2020年,積極財政政策要向重質量的方向發展。財政政策從“大規模”向“重質量”銜接,既顯示了積極財政政策的延續性,也折射了政策的調整和優化。
2019年財政支出和減稅規模較大,在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背景下,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在大規模減稅降費、土地財政收入減少、財政支出較大的情況下,今年財政收入增速放緩,面臨財政收支平衡難題。大規模減稅降費不可能一直做減法,財政支出端也不能總是做加法,2020年積極財政政策將重在存量消化和結構優化,重點是落實已經出臺的減稅降費措施,不再擴大減稅降費規模。
2019年大規模減稅降費取得預期效果,同時財政收入面臨不小的壓力。2020年既要通過優化結構繼續釋放減稅降費效果,也要保障財政運行的可持續性。今年前十個月,全國實現減稅降費19688.94億元,降低社會保險費3215.68億元,預計全年減稅降費數額將超過2萬億元。
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指出,進一步明確財政支出優先方向,加大結構調整力度,一般性支出要大力壓減,不必要的項目支出要堅決取消,新增項目支出要從嚴控制,原則上不開新的支出口子。簡言之,財政支出端的“提質增效”就是要“好鋼用在刀刃上”,要圍繞高質量發展和提高民生福祉補短板。
2020年,積極財政政策要和穩健貨幣政策相匹配,形成引導資金精準投放合力。2019年,美聯儲下半年一度引發全球性降息潮,中國人民銀行堅持貨幣政策不“大水漫灌”,繼續精準施策。2019年財政政策的“積極”和貨幣政策的“穩健”形成了辯證、協同的互補關系。
2020年,財政、貨幣政策雙向發力,將優化供給和消費兩端,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2020年我國經濟工作重點是,在鞏固“六穩”預期的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積極財政政策要圍繞高質量發展精準設計。
大規模減稅降費和財政支出端的“花錢”,首先都具有應急作用,但財政政策畢竟要實現財政收支平衡,才能保障財政安全,避免財政危機,因此減稅降費和財政支出端“花錢”都是有限度的。以美國為例,特朗普大規模減稅計劃,在刺激美國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財政赤字過高,計劃中的大規模基建也陷入停頓。
中國和美國不同,擁有充裕的財政和高效的政策執行力。2019年減稅降費或超2萬億元,涉及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12個稅種,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19個費種……規模之大前所未有,惠及范圍之廣前所未有,優惠方式之多前所未有。在此情勢下,繼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讓積極的財政政策精準執行,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提升民生福祉,更是應有之義。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DF372)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