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長五”再次飛天彰顯航天精神

            2019-12-27 22:52:03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評論員

            似一條噴火的巨龍,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五”)騰空而起,沖向浩瀚的太空,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長五”劃過天際的光芒,是航天精神在熠熠生輝。

            沒有特別的精神,就沒有特別的業績。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斗,我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積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為國擔當是航天精神的價值核心。2017年7月2日的“長五遙二”發射失利恍如昨日。2016年11月3日,“長五”成功首飛,標志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實現了全新跨越,運載能力躋身世界前列,是中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標志。在人們期待它的再次成功讓“長五”工程研制圓滿收官,進入正式應用階段時,失利來得猝不及防。

            面對“中國進行‘長五’工程是否跨步太大”、“是該推倒重來還是在現有基礎上解決問題盡快恢復發射”等各種聲音,航天人收起所有的遺憾、失落和不甘,迅速展開對故障原因的調查分析。他們深知,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國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失利面前必須迎難而上,因為這是國家所需。

            不畏艱難,勇攀高峰是航天精神的基因。航天人深知,發射失利不會阻擋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腳步,關鍵是及時汲取教訓,積累經驗。“長五遙二”發射失利以來兩年多時間里,工程全線認真總結遙一、遙二運載火箭飛行試驗情況,全面排查可能存在的問題隱患,深入分析潛在技術安全風險和任務實施風險,共梳理400多個重大關鍵環節,并逐一進行復查復算,累計召開600多次各類技術研討會,通過1000多項計算仿真和地面試驗,充分考核驗證火箭技術產品狀態。

            自主創新是航天精神的靈魂所在。在技術積累薄弱、研制時間短、研制成本非常低的情況下,研發團隊仍采用數十種新材料、一百多種新工藝,解決了“長五”發動機中的冷卻、高速旋轉機械動力學、不穩定燃燒等諸多難題,大幅提高了我國運載火箭的實力,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航天發展之路。

            協同攻關是航天精神的重要載體。“長五”工程是新型舉國體制的生動實踐。它是我國運載火箭的升級換代工程,創新難點多、技術跨度大、復雜程度高。十余年間,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會同工程任務指揮各成員單位、國家有關部委、地方政府、軍隊相關部門,上千家單位、數萬航天人萬眾一心,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我國航天運載能力的跨越。

            無垠的太空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探索太空是人類的共同追求。未來,“長五”會將中國的月球探測器、火星探測器、載人空間站送入太空。我們相信,航天精神將引領我們踏上更加壯闊的征程,奔向更加璀璨的未來。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