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為“冰箭”造芯有多難?

            2019-12-27 22:19:5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付毅飛

            何怡 科技日報記者?付毅飛

            時隔2年多,“胖五”的身影又回來了。12月27日,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飛沖天,令現場一片歡騰。

            在長征五號火箭體內,流淌著零下253攝氏度的液氫和零下183攝氏度的液氧,因此它也被稱作“冰箭”。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了解到,長五遙三火箭身上,裝有該院研制的四型共30臺發動機,分別是8臺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2臺50噸級氫氧發動機、2臺9噸級膨脹循環發動機,以及18臺姿控發動機。

            為了讓“冰箭”擁有完美的心臟,六院人太難了。

            科技日報記者付毅飛 攝

            氫氧發動機:冰火兩重天的考驗

            氫氧發動機對于長征五號火箭有怎樣的意義?

            打個比方,如果把常規火箭和“胖五”相比,攜帶同樣的“行李”,前者自重將達到1000噸,“胖五”卻只有600噸。所以,“胖五”雖然看起來胖,身體卻更輕盈,運載優勢也就更明顯。而讓它減負增力,液氫液氧推進劑功不可沒。

            不過,液氫液氧雖然帶來了高性能,它們極低的溫度也給研制人員帶來了不少麻煩,首先就是尋求適合氫氧發動機的制造材料。

            一方面,液氫的溫度低至零下253度,發動機材料必須經受住如此極寒。另一方面,發動機工作時,燃燒溫度在一瞬間就能達到3300攝氏度。這樣的工況讓發動機材料面臨著“冰火兩重天”的巨大考驗。

            在發動機的加工和裝配上,也有極高要求。發動機零組件眾多,動態組件和靜態組件之間需留有一定間隙,這些間隙會隨著組件材料的熱脹冷縮兒發生變化。發動機在常溫狀態制造和裝配,如果低溫時間隙過大,零組件運動時會產生振動;如果間隙調得太小,動態、靜態組件抱得太死,又會影響發動機正常工作。要給這些組件設置好精密的“三八線”,需要設計師們好好下一番功夫。

            此外,氫易燃易爆,液氧在高壓下極易泄漏,一不留神就會起火、爆炸,這都是研制團隊需要面對的難題。

            液氧煤油發動機:細微之處有看點

            別看火箭是個龐然大物,研制裝配過程中卻要細致入微。例如常規火箭裝配時,一根頭發絲都被視作多余物,需要清理干凈,以免留下安全隱患。

            而對于長征五號火箭來說,連裝配人員在艙體呼出的二氧化碳都是多余物。別以為這是小題大做,如果不及時進行氣體置換,二氧化碳會在低溫狀態下凍結成固態,那就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多余物了。

            實際上,在“胖五”身上,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深究。

            “胖五”發射時,作為助推器的8臺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芯一級2臺50噸級氫氧發動機幾乎同時點火,場面十分壯觀。鮮為人知的是,在液氧煤油發動機點火前,工作人員會向發動機燃燒室強制吹入高壓氮氣,改善最先點火燃燒組件的工作條件,讓發動機點火時,壓力等關鍵參數穩步上升,實現點火瞬間的“快且柔”。這個環節被設計人員簡稱為“強吹”。

            所以,當“點火”指令下達時,我們最先看到的其實是芯一級發動機噴出火焰,助推器則是緊跟著點火,這時候“強吹”就已經在起作用了。

            如果沒有“強吹”環節,“胖五”起飛瞬間會更加猛烈和震撼,卻做不到如今這般力與柔的完美結合。

            輔助動力系統:個子小作用大

            “胖五”身上的18臺姿控發動機以及配套的氣瓶、閥門、管路和貯箱,是為“冰箭”特別定制的輔助動力系統。雖然體量不及液氧煤油和氫氧發動機,但這套系統卻是唯一涵蓋增壓氣體裝置、輸送系統、推進劑貯存裝置和推力室的獨立、完整動力系統。它們裝配在火箭二級氧箱尾部,負責二級發動機滑行階段的推進劑沉底管理、姿態控制和星箭分離前的末速修正。

            什么叫沉底?要知道,太空中沒有重力,火箭箱體中的液氫和液氧是以懸浮狀態存在。為了讓液氫和液氧貼合在火箭箱體底部,進而可靠實現膨脹循環氫氧發動機的二次起動,就需要4臺300牛發動機和2臺60牛發動機來發揮作用。

            姿態控制指火箭的俯仰、偏航和滾轉,好比人在游泳時上下浮沉、左右擺頭和左右翻轉這三個動作。“胖五”的前兩個動作分別由4臺300牛發動機完成,滾轉則由4臺150牛發動機完成。

            在星箭分離前,負責沉底管理的4臺300牛發動機還會為“胖五”再次加速,讓衛星與箭體分離時具備合適的初始速度,以便后續精準入軌。

            這些發動機作用不小,個頭卻不大。它們大的相當于一個保溫杯,小的跟一次性紙杯差不多,成年人一只手就能抓住。

            可是它們的工作環境極為惡劣,既有大發動機帶來的強烈振動,又有火箭級間分離時產生的沖擊,還要承受液氫液氧的低溫環境和膨脹循環發動機工作時的熱流環境。

            為了讓它們能夠堅守崗位,研制團隊制定了嚴苛而全面的“訓練計劃”,讓這些精巧的發動機百煉成鋼,實現工作時間累計2000秒,工作累計數百次,為“胖五”的飛行保駕護航。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