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國清 楊琳 科技日報記者 王飛
52歲的村支書沈紅占最近心情特別好,在村里逢人都樂呵呵地笑。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地處大山深處,是國家級貧困縣,沈紅占是該縣曲江鎮漁塘坪村黨支部書記,他這村支書一干就是15年。這15年里,他可沒少為脫貧這事發愁。黔張常鐵路的建設開通拉動沿線勞動就業,他終于帶領全村在今年脫貧摘帽。隨著高速鐵路以及配套的高速網絡同步開通,沈紅占和村民們正準備干點大事。
沈紅占說:“沒有開通高速鐵路前,我們這只是一個邊遠閉塞小山村,經濟發展緩慢,通信信號也差,外出務工的年輕人都不愿返鄉。在高速鐵路修建過程中,村里新建了8座基站,信號好了。不少務工青年給我打電話都說準備返鄉創業,我們最近也在琢磨,怎么利用好這些資源搞點大的產業,和全國人民一起奔小康。”
?
12月26日,黔張常鐵路全線正式通車,由中國鐵塔統籌三家運營商與高鐵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的通信公網覆蓋項目正式投用。目前,黔張常鐵路主體部分湘鄂段已實現三家運營商2G/3G/4G信號全覆蓋,重點車站開通了5G。漁塘坪村是眾多受益于高鐵沿線通信公網覆蓋的村莊之一,而黔張常鐵路通信網絡覆蓋過程中也充滿了故事。
共享:省了投資 美了環境
黔張常鐵路是國家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336.3公里,途經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沿線自然保護區、國家及省級森林公園、水源保護地眾多,對高鐵以及基站建設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鐵塔堅持“能共享不新建 能共建不獨建”的原則,在通信行業資源最大化共享的基礎上,在鐵路部門的大力支持,跨行業共享利用鐵路電力、管槽道、洞室、隧道壁等資源建設通信基礎設施,大大降低了投資成本,提高了建設效率,最大化減少通信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例如:中國鐵塔湖南分公司在鐵路部門支持下進行通信公網統籌建設,紅線外建成通信基站237座,共享率約60%;隧道口建成121座場坪站,全部為三家運營商共享;67座隧道內建成三家運營商共享的133.5公里漏泄電纜,全部共享利用鐵路槽道、隧道壁以及洞室等資源。另外,中國鐵塔湖南分公司還共享利用了鐵路97處箱式變電站為基站提供更穩定的供電。通過統籌規劃、深化資源共享利用,相比較各家獨立建設節省投資約8000萬元,節約土地資源約23畝,經濟高效實現三家運營商2/3/4G 8套系統信號全覆蓋。
中國鐵塔湖南分公司通信發展部總監簡新紅表示,“鐵塔公司主動服務,前期組織三家運營商開展鐵路沿線宏站規劃,做到與紅線內設計同步。統籌三家運營商需求后,省市聯動、聯合查勘,調整站距和優化選址方案,著力提升共享率,在確保通信網絡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投資成本。最終規劃宏站438個,實現移動公司新建共享率達到85%,電信、聯通公司新建共享率達到100%。”
?
中國鐵塔湖北分公司在湖北段隧道內統一鋪設了62公里漏泄電纜,建設了47個場坪站,均為三家運營商100%共享,隧道外新建的35個宏基站,共享率近80%,相比較各家獨立建設節約投資3500萬元。中國鐵塔湖北分公司還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積極爭取到黔張常鐵路公司開放電力、管槽道、洞室空間等資源,實現了通信電力、箱式變電站擴容同步設計,納入鐵路電力設計方案,通過鐵路電力資源的綜合利用,在提高基站供電穩定性的同時進一步降本增效。
創新:“四同步”跨行業協同 因地制宜建基站
“在鐵路部門支持下,公網建設與鐵路專網同步規劃、設計、施工,提前預留資源,協同建設步調,對實現同步開通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例如在很重要的用電方面,我們在項目建設之前就與鐵路公司積極開展溝通,公網用電容量在鐵路四電施工圖設計階段同步提出,確保鐵路建設時已預留公網使用需求”,中國鐵塔湖南分公司通信發展部總監簡新紅表示。
黔張常鐵路沿線地形復雜,沿途多為山區,隧道多、橋梁多,給勘察建設工作帶來極大困難。三家運營商網絡不同頻率制式,需要避免信號間干擾。工程時間緊、任務重、協調難度大。中國鐵塔創新施策、攻堅克難,將問題一一破解,最終高質量完成了黔張常鐵路湘鄂段公網覆蓋工程。
據介紹,湖南段67座隧道總長達133.6公里,隧道內采用布放漏泄電纜的方式進行信號覆蓋,但各運營商頻率制式之間、與鐵路專網頻率之間易產生干擾。中國鐵塔針對可能產生的干擾問題,在湖南境內高鐵公網通信覆蓋工程中創新采用“2條漏纜+天線”方式覆蓋。
“整個工程光纜、電纜、漏泄電纜共計約480公里,各類需要安裝的設備約2900套,給施工人員組織及工程質量安全帶來不小壓力”, 簡新紅說,“我們在工程管理上做了大量精細的工作,讓施工工序更合理,從設計、施工到開通,整個工程如期在5個月內完工。”
?
黔張常鐵路湖北段地處山區,隧道出入口多為斷崖、深谷等,選址及施工難度大,中國鐵塔湖北分公司與運營商、合作單位聯合查勘、設計,根據不同的場景選擇不同的建設方案,實現場坪站和宏站多樣化建設,有效降低投資,獲得運營商一致認可。
由于場坪站大多建設在隧道附近的山坡上或者橋梁邊,地勢陡峭,施工難度大。“大量施工材料和設備都需要依靠騾馬、肩背、人抬進行二次搬運,建設過程十分辛苦。有一個場坪站位于橋梁邊的半山腰處,我們使用了四匹騾馬搬運”,中國鐵塔湖北省分公司基層建設人員說,“一旦遇到下雨天,山路濕滑,建材根本無法運送。47個場坪站,我們日夜奮戰整整兩個月最終全部完工交付。”
黔張常鐵路高速移動寬帶網絡的良好覆蓋,給廣大乘客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張家界是黔張常鐵路沿線著名的旅游城市,張家界西站外建設了3個5G宏基站對廣場公共區域實現精準覆蓋。乘坐高鐵從長沙至張家界西的上海游客劉芳說:“原以為在山區里網絡信號不會太好,沒想到手機上網速度這么快,通話質量這么好,我在車上就已經把酒店和所有景點的門票訂好了,非常開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