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樹文 科技日報記者?王春
當前,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與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3D等新技術融合,應用領域不斷拓寬。長三角地區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產業資源密集,有專家指出當前工業機器人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智能制造產業升級成為大勢所趨,長三角地區的智能制造產業需要抓住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走向協同發展模式。
?
?
長江流域(長三角)智能制造與機器人產業發展論壇現場?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12月27日,在長江流域(長三角)智能制造與機器人產業發展論壇上,哈工大國家機器人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蘇州大學機電學院院長孫立寧透露,目前珠三角、長三角是機器人政策密集出臺的代表區域。其中廣東省工業機器人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一,而江蘇、上海、浙江地區工業機器人企業數量之和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二。
“把握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機遇,促進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協同發展,”孫立寧指出,長三角地區智能制造產業還面臨缺少統一規劃與技術人才,科研機構落地不夠,人才與創新不足,重集成、輕技術,重裝備、輕工藝等問題瓶頸。同時他提出,長三角地區在“人工智能+制造”政策制定上應該加強頂層設計與戰略指引,構建智能制造平臺、推動技術標準制定、支持共性技術研發、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完善人才保障體系。
來自長三角核心城市、長江經濟帶各城市、園區的智能制造、機器人、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研究院所、投資機構200多位代表出席了活動,分別就產業發展、核心關鍵技術 、產教結合、產業政策 、產學研合作等內容,展開了座談、研討、發布、交流。
記者論壇上了解到,上海科創辦積極探索建立服務長江流域和長三角一體化科技創新以及產業協同發展的合作機制,推動區域創新能力的共同提升,促進產業優化布局和科技創新資源共享,促進區域經濟更高質量協同發展。
據悉,2015年國家發改委、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積極推動成立的長江流域園區合作聯盟,2016年科技部、上海市政府等推動成立的長江流域智能制造與機器人產業聯盟,就是促進長江流域合作、交流、服務、發展的兩大平臺和抓手。目前,兩大聯盟平臺輻射長江流域100多家園區和數千家智能制造、機器人、人工智能產業鏈企業。
2019年機器人聯盟立足上海,面向長江流域、長三角區域,聚焦智能制造、機器人、人工智能領域,開展產業服務、和企業服務、園區服務,開展各項產業活動30余項,2000多人次出席各類活動。聯盟秘書長周明玉表示,2020年,機器人聯盟還將聯合長江流域園區合作聯盟等平臺,繼續在精準服務、創新服務方面下功夫,組織名企走進張江、走進臨港,為上海產業招商服務,并將聚焦智能制造、機器人、人工智能產業舉辦首屆《長江流域高新項目創新大賽》。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